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新增“保质期到期日”和“消费保存期”两项标准。
增加这两项标准将对消费者产生哪些影响?食品过期一两天还能吃吗?在保质期内食品就一定安全吗?
保质期的说法从何而来?
面对家里刚过保质期的未拆封食品,许多人都有“过期扔了可惜,不扔怕吃出病”的困扰。然而,啥叫保质期?保质期意味着什么、是不是衡量变质的“金标准”?
首先看结论:保质期不等同于食品的最后期限。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范教授解释,设定食品保质期:
- 一方面是提醒销售方和消费者注意,在食品储存时间超过保质期之后,可能存在品质下降、劣变甚至腐败的风险。
- 另一方面可以用来界定各方的食品安全责任。如果食品在设定的保质期限内食用而出现品质和安全问题,生产企业或销售企业需要为此承担责任。一旦过了保质期,则食品不能合法销售。
绝大多数预包装食品需要标注保质期,由厂家在保质实验的基础上并依照行业惯例自行确定。所谓预包装食品,即预先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

新鲜蔬菜、水果、肉类、鱼类、蛋类等生鲜农产品不属于预包装食品。散装粮食等散装食品,以及餐馆食物、街边小吃、现包饺子等现制现售食品,也不属于预包装食品,并未强制标注保质期。这些食物的保存时间需要按生活经验自行判断,其中餐饮食物在购买后最好立即食用,否则要及时冷冻保存。
新标准有哪些新变化?
国家新发布《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25)对食品标签标识进行了“升级”,主要变化为:
1.将保质期调整为“保质期到期日”。大家可通过这项标注,直接了解食品什么时候到期,不用再通过生产日期结合保质期推算。
2.规范了保质期标注格式。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清晰标示,信息展示更为直观。

3.为减少食品浪费,新标准鼓励标示“消费保存期”。如果消费者购买食品后没有在保质期内吃完,可以选择在“消费保存期”内继续食用,前提是按照标签标示的贮存条件来存放食品。
这些关于保质期的误区
你中招了吗?
误区1:所有食品都必须有保质期
食物的腐败是由微生物增殖造成的,而食品出现“哈喇味”“老油味”“蒿味”等劣变表现则与脂肪氧化有关。如果不存在这两个问题,食品就可以长期存放。
白酒、盐、糖、蜂蜜等食品由于酒精、盐、糖含量很高,天然具有抑菌能力,而且不存在脂肪氧化问题,故可以存放多年,无需标注保质期。

误区2:保质期越长,防腐剂越多
食品的保质期与食品自身特性、生产工艺和储存条件有关。传统的干燥(去除水分)、盐渍、糖渍、低温等方法都是实现长期保存食品的方法。
比如,古代即已发现,肉干、鱼干、菜干、水果干等干制食品,以及含盐量足够高的咸鱼、咸肉、酱菜、腐乳等食物,都可以长时间室温存放一年以上而不腐败,不需要添加防腐剂。
通过高温灭菌和无菌灌装的技术,把包装内部的微生物全部杀灭,同时保证包装外部的微生物无法进入,也可以大幅度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罐头、软罐头等产品就是利用这个原理生产出来的。

此外,低温速冻、并在-18℃以下的冷冻条件下储藏,也可以防止微生物的增殖和产毒,将食品的保质期延长到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误区3:超过保质期就得扔
一般来说,食品厂商设定的保质期都有一定富余量。特别是对货架期较长的食品来说,过了包装标注的“保质期”,却并未发生腐败变质,是一种常见情况。如果轻易丢弃,则会造成严重的食品浪费。这时能否食用,需要消费者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若风味、颜色、口味等未发生变化,仍然可以安全食用。
比如,某种罐头的保质期是两年,在家里放过期了两个月。从外观看,罐壳没有胀起来,打开之后闻一下没有异味,尝一口味道口感也没有变化,那就可以吃。虽然随着时间推移,维生素含量会减少,风味不如刚生产出来的时候,但食用它也不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

再举个例子,家里买来的大米、小米、豆子等,放了一年多之后,没有受潮、发霉、生虫,此时继续食用并没有安全风险,只是香气不如当年新产的粮食,口感价值有所下降。
误区4:只要在保质期内就一定安全
很多人只看保质期,却不注意保质条件。比如一种注明需要在2~6℃冷藏的巴氏奶产品,如果未按照冷藏条件存放,在室温下放了一天甚至几小时,就可能导致提前变质。
因此,提醒大家一定要留意食品包装上的保存条件,如“冷藏保存”“阴凉处存放”“避免受潮”等。

此外,经过杀菌、灭菌处理后密封的食品,其保质期标示仅能保证开封之前的储藏时间。在开封后,食品接触了空气中的微生物,并不能继续在室温下长期保存。例如,番茄酱、黄豆酱、香菇酱等调味酱料的包装上,往往会有“开封后请冷藏保存”字样。
相关文章
-
伊川:专项行动!事关农贸市场、夜市餐饮店……
【来源:伊川新闻】伊川县融媒体中心●伊川新闻●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切实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近日,县市场监管局聚焦农贸市场、夜市餐饮店等重点民生领域,开展食品安全专项行动,以“白+黑”监管模式,强化食品安全保障。5月15日凌晨5时,农贸市场迎来一天中最繁忙的时刻。执法人员深入市场,重点查看
2025-05-20 07:38:00
-
大脑很爱的5种食物,都是补脑健脑“小能手”!而这类食物一定要少吃
有的人明明已经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还要被他人的评价束缚,内心不堪重负。与其这样,不如适当“放过自己”,允许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换个心态,很多坎坷和不顺,会在岁月里变成幸福的铺垫。 凡事不强求,尽力就好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一些人很难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他们一次次对自己失望,一次次承受
2025-05-12 00:03:00
-
西安“换饼姐”后续,小伙坚持不删视频,官方介入,老板作出回应
在城市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街头巷尾,小吃摊前弥漫的烟火气,本应是平凡日子里最温暖的慰藉。然而,5 月 4 日上午 10 点,在西安浐灞恒大御景东区小区门口的小吃摊,一场因一张牛肉饼引发的风波,却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迅速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将食品安全、公众监督、个人素质以及法
2025-05-09 15:05:00
-
劝你夏天多吃这几种食物,真的有好处!
现代研究表明,夏季人体基础代谢率提高5%-10%,这种习俗暗合能量平衡原理,提醒人们注意夏季饮食节制。从“立夏蛋”习俗也能看到人们补充营养的智慧。民间认为“立夏吃蛋,石头踩烂”,鸡蛋提供的优质蛋白和卵磷脂,确实能增强肌肉力量。客家人立夏烹制的“立夏羹”,将肉类、时蔬、豆类熬煮成汤,符合食物多样化的现
2025-05-06 10:03:00
-
全民减盐健康行动进行时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7日讯(通讯员 兰洁 郭子玉)4月26日,加加食品与广东万民商业强强联合,共同举办系列“减盐”主题活动,通过联动千店开展科普互动、公益讲座等形式,向消费者传递科学减盐理念。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25)中明
2025-04-27 18:22:00
-
整治线上线下销售“山寨”食品等 市场监管总局出手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旨在深化巩固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成果,通过开展集中整治、严惩重处违法行为,着力净化农村食品安全消费环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据了解,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明确3个方面重点整治任务。 一是针对原料污染问题,重点整治购买使
2025-04-18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