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解码AI时代教育新范式,教育名家汪琼为东莞教师传经送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22:16:00    

解码AI时代教育新范式,教育名家汪琼为东莞教师传经送宝

为进一步推动东莞市教育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助力东莞市教育管理干部及学校领导更深入地把握未来教育发展趋势,3月31日,东莞市第二十六期“教育名家大讲堂”开讲,此次讲座特邀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汪琼做客东莞,就“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创新与实践探索”这一主题,为莞邑教育人传经送宝。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各镇街教育管理中心书记(主任)、中小学书记(校长)以及骨干教师530余人参加学习。

随着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深度求索)的崛起,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渗透至教育领域。国家《教育强国规划纲要》《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以及广东省《关于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省的意见》等文件提出,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推进教育教学数字化融合创新。政策助力下,“人工智能+教育”赛道发展强劲。

松山湖未来学校上线“问学”平台并接入DeepSeek,东莞市信息技术学校开发全国首个中职院校自主AI平台“问信”,长安实验中学采用私有化部署方式搭建“通用大脑”和“小脑”个性模块,黄草朗小学利用“宾果机器人”做课堂助教……春季开学以来,东莞多所学校率先响应,通过升级教学平台、融合智能技术,探索智慧校园建设的新路径。

当前,东莞正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应用。今年,东莞市政府出台一号文,强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东莞市教育局也将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加快谋划教育强市建设,提升教育服务支撑能力。

“教育和技术是共生共进的关系,随着技术的发展,教育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讲座中,汪琼指出,随着AI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并带来一系列的改变。她表示,AI能够促进人机心智互补,这种人机协作模式,亦能助力学生实现高质量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使用AI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AI作为学习助手,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信。”

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同时,利用人工智能完成的作品也难以检测出其AI含量。对此,汪琼建议学校制定关于AI使用的相关制度,以沟通教育为主,规范学生的使用行为。“教育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而不是生成最终产品,这一点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在汪琼看来,教育过程比学习结果更重要,AI有助于推动老师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从评结果到评过程。“学习是一个改错、逐渐优化的过程,学生与AI对话、反复修订输出结果其实也是强化学习的过程。”汪琼说道。

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切入点更加精细。在汪琼看来,AI可以作为创意工具,帮助老师生成教案、输出创意活动思路;AI可以作为老师,帮助师生进行作文批改、文章润色;AI也可以是同学,和学生一同完成作品,帮助学生进行辩论训练;AI还可以是学生,根据使用者的指令来完成任务。“在教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会学得更好。”汪琼表示,学习是一个不断改错、逐渐优化的过程,学生在使用AI时,不断地修改反馈可以帮助他们找到改进的方向,从而促进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在渗透教育领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和挑战。讲座上,汪琼通过具体案例和模式详细阐述了风险逻辑,她建议教育领域必须审慎地评估AI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在使用AI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其对学生认知发展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规避风险,从而确保技术的应用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汪琼教授的报告以极具前瞻性的视野和系统性的框架,深刻阐释了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教育变革的核心逻辑与实践路径。为教育从业者应对智能化浪潮提供了重要的思维导航与实践启示。”讲座结束后,东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叶淦奎代表市教育局就进一步实施“人工智能+教育”行动提出建议:一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讲话精神,将“人工智能+教育”作为教育强市建设重要内容,与时俱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二要营造学习使用的浓厚氛围,各镇各校都要兼顾不同层次管理者和教师群体的需求,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课、校本课程等方式,年内实现全覆盖培训;三是勇于改革创新拓展应用场景,要加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应用,积极接入东莞本土优质资源,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教育数字化开辟科学教育新赛道、塑造科学教育新优势。

正如汪琼在讲座中所言,AI时代,教育要回归本质,关注教育过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接下来,东莞将以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应用为引领,以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赋能基础教育,通过“人工智能+教育”探索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提升教育服务支撑能力,为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作出东莞贡献。

撰文:黎晗 王慧

图片/视频:李玲

【作者】 黎晗;李玲

教育莞家

相关文章

  • 100.9分!最低录取分数线再次破百!杭外2025年初一新生录取结果公布

    今天上午,杭州外国语学校在其官网发布了《2025级初一新生录取公告》,正式公布招生录取结果。根据公告,该校2025年通过语言学习能力测评,共录取初一新生320名,其中第320名考生测评成绩为100.9分。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分数较2024年的90.9分足足提升了10分。记者梳理发现,杭外最后一位录取学

    2025-05-18 17:08:00

  • 远距离大气高分辨率成像获新突破

    原标题:远距离大气高分辨率成像获新突破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张强、徐飞虎等人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机构,首次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主动光学强度干涉技术合成孔径技术,实现了对1.36公里外毫米级目标的高分辨成像,实验系统的成像分辨率较干涉仪中的单台望远镜提升约14

    2025-05-14 10:00:00

  • 第二届CCF公益日主会场在复旦大学举办,CCF AI素养提升行动倡议发布

    5月10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的第二届CCF公益日主论坛暨技术公益大会在复旦大学举行。公益日以“智能向善、公益无限”为主题。CCF会士、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担任大会主席,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副校长周磊出席会议。大会由CCF秘书长唐卫清担任开幕式主持。他表示,CCF公

    2025-05-12 14:13:00

  • 打造产业创新带

    3月24日,观众在上海螳螂慧视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参观。上海市普陀区通过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搭建平台、政策支持等方式,为人工智能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3月24日,上海施耐德工控生产部员工在对自动线设备进行调试。 3月25日,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检测实验室员工在检测机器人。凭借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

    2025-05-12 06:51:00

  • AI赋能 机器人带你“健步走”!“青岛智造”高端康复机器人填补国内空白

    能跑能跳能“思考”,拿物取物自然灵动……人形机器人正在从科幻电影走向现实世界,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蓬勃发展的创新青岛,这样的“明日之境”也在处处上演。近日,青岛早报记者走进康道(青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道医疗”),这家由经验丰富的青年团队创立的康复机器人企业,自202

    2025-05-10 13:11:00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公示!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亮相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5月8日发布公示拟增加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电子电路设计师、装修管家等17个新职业同时新增黄金鉴定估价师、旅拍定制师智慧仓运维员、睡眠健康管理师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烧烤料理师、服务犬驯养师等42个新工种记者:姜琳设计:胡戈新华社国内部出品来源:新华社

    2025-05-08 1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