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码AI时代教育新范式,教育名家汪琼为东莞教师传经送宝
为进一步推动东莞市教育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助力东莞市教育管理干部及学校领导更深入地把握未来教育发展趋势,3月31日,东莞市第二十六期“教育名家大讲堂”开讲,此次讲座特邀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汪琼做客东莞,就“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创新与实践探索”这一主题,为莞邑教育人传经送宝。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各镇街教育管理中心书记(主任)、中小学书记(校长)以及骨干教师530余人参加学习。

随着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深度求索)的崛起,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渗透至教育领域。国家《教育强国规划纲要》《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以及广东省《关于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省的意见》等文件提出,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推进教育教学数字化融合创新。政策助力下,“人工智能+教育”赛道发展强劲。
松山湖未来学校上线“问学”平台并接入DeepSeek,东莞市信息技术学校开发全国首个中职院校自主AI平台“问信”,长安实验中学采用私有化部署方式搭建“通用大脑”和“小脑”个性模块,黄草朗小学利用“宾果机器人”做课堂助教……春季开学以来,东莞多所学校率先响应,通过升级教学平台、融合智能技术,探索智慧校园建设的新路径。
当前,东莞正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应用。今年,东莞市政府出台一号文,强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东莞市教育局也将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加快谋划教育强市建设,提升教育服务支撑能力。
“教育和技术是共生共进的关系,随着技术的发展,教育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讲座中,汪琼指出,随着AI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并带来一系列的改变。她表示,AI能够促进人机心智互补,这种人机协作模式,亦能助力学生实现高质量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使用AI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AI作为学习助手,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信。”

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同时,利用人工智能完成的作品也难以检测出其AI含量。对此,汪琼建议学校制定关于AI使用的相关制度,以沟通教育为主,规范学生的使用行为。“教育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而不是生成最终产品,这一点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在汪琼看来,教育过程比学习结果更重要,AI有助于推动老师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从评结果到评过程。“学习是一个改错、逐渐优化的过程,学生与AI对话、反复修订输出结果其实也是强化学习的过程。”汪琼说道。
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切入点更加精细。在汪琼看来,AI可以作为创意工具,帮助老师生成教案、输出创意活动思路;AI可以作为老师,帮助师生进行作文批改、文章润色;AI也可以是同学,和学生一同完成作品,帮助学生进行辩论训练;AI还可以是学生,根据使用者的指令来完成任务。“在教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会学得更好。”汪琼表示,学习是一个不断改错、逐渐优化的过程,学生在使用AI时,不断地修改反馈可以帮助他们找到改进的方向,从而促进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在渗透教育领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和挑战。讲座上,汪琼通过具体案例和模式详细阐述了风险逻辑,她建议教育领域必须审慎地评估AI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在使用AI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其对学生认知发展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规避风险,从而确保技术的应用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汪琼教授的报告以极具前瞻性的视野和系统性的框架,深刻阐释了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教育变革的核心逻辑与实践路径。为教育从业者应对智能化浪潮提供了重要的思维导航与实践启示。”讲座结束后,东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叶淦奎代表市教育局就进一步实施“人工智能+教育”行动提出建议:一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讲话精神,将“人工智能+教育”作为教育强市建设重要内容,与时俱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二要营造学习使用的浓厚氛围,各镇各校都要兼顾不同层次管理者和教师群体的需求,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课、校本课程等方式,年内实现全覆盖培训;三是勇于改革创新拓展应用场景,要加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应用,积极接入东莞本土优质资源,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教育数字化开辟科学教育新赛道、塑造科学教育新优势。
正如汪琼在讲座中所言,AI时代,教育要回归本质,关注教育过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接下来,东莞将以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应用为引领,以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赋能基础教育,通过“人工智能+教育”探索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提升教育服务支撑能力,为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作出东莞贡献。
撰文:黎晗 王慧
图片/视频:李玲
【作者】 黎晗;李玲
教育莞家
相关文章
-
“行动学习”何以激发教师自主活力
区域研修是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制度和方法之一,对提升教师素质、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2023年)指出:“干部教育培训应当根据内容要求和干部特点,综合运用……行动学习等方法,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这为教师研修指明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此,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以行
2025-07-02 08:40:00
-
2025年渭南市级机关招69名见习生
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大学生到政府机关见习工作的通知》(陕政办函〔2025〕74号)和《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25年大学生到政府机关见习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就做好2025年大学生到市级政府机关开展见习工作通知如下:一、见习名额2025年大学生到市级政府机关见习工作坚持
2025-06-29 00:12:00
-
氢能产业探索多元发展路径
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将遴选部分项目和区域开展氢能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创新氢能管理模式,探索氢能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路径。氢能是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介绍,氢能在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有力促进新能源
2025-06-28 06:20:00
-
“超级晃!”广东清远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广州、深圳、东莞、珠海等地有震感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6月23日18时48分在广东清远市清城区(北纬23.62度,东经113.17度)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此次震中距离广州市区55公里,地震造成震中当地震感强烈,广州、深圳、中山、佛山、东莞、珠海等多地均有明显震感。(东方视频 孔文龙)
2025-06-24 00:00:00
-
现代化产业园区动工项目超百个
南方日报讯 (记者/龚菊)6月20日,东莞召开现代化产业园区现场推进会,展示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近年来,东莞聚焦首批35个、总规模5万亩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全面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提质升级。当前,全市现代化产业园区已动工项目超百个,带动全市城市更新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270亿元,为城市高
2025-06-21 08:09:00
-
49名班主任角逐“万象杯”!罗湖区第十届中小学青年班主任专业技能大赛成功举办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玉 通讯员 周荣荣 黄镟璇 梅轩“融智慧倾真情绘成长画卷,赛技能砺匠心塑带班典范。”近日,由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深圳市罗湖区总工会主办,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工会深圳市罗湖区委员会承办的第五届“万象杯”班主任嘉年华暨罗湖区第十届中小学青年班主任专业技能大赛在翠竹
2025-06-18 1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