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码AI时代教育新范式,教育名家汪琼为东莞教师传经送宝
为进一步推动东莞市教育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助力东莞市教育管理干部及学校领导更深入地把握未来教育发展趋势,3月31日,东莞市第二十六期“教育名家大讲堂”开讲,此次讲座特邀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汪琼做客东莞,就“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创新与实践探索”这一主题,为莞邑教育人传经送宝。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各镇街教育管理中心书记(主任)、中小学书记(校长)以及骨干教师530余人参加学习。

随着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深度求索)的崛起,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渗透至教育领域。国家《教育强国规划纲要》《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以及广东省《关于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省的意见》等文件提出,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推进教育教学数字化融合创新。政策助力下,“人工智能+教育”赛道发展强劲。
松山湖未来学校上线“问学”平台并接入DeepSeek,东莞市信息技术学校开发全国首个中职院校自主AI平台“问信”,长安实验中学采用私有化部署方式搭建“通用大脑”和“小脑”个性模块,黄草朗小学利用“宾果机器人”做课堂助教……春季开学以来,东莞多所学校率先响应,通过升级教学平台、融合智能技术,探索智慧校园建设的新路径。
当前,东莞正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应用。今年,东莞市政府出台一号文,强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东莞市教育局也将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加快谋划教育强市建设,提升教育服务支撑能力。
“教育和技术是共生共进的关系,随着技术的发展,教育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讲座中,汪琼指出,随着AI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并带来一系列的改变。她表示,AI能够促进人机心智互补,这种人机协作模式,亦能助力学生实现高质量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使用AI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AI作为学习助手,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信。”

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同时,利用人工智能完成的作品也难以检测出其AI含量。对此,汪琼建议学校制定关于AI使用的相关制度,以沟通教育为主,规范学生的使用行为。“教育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而不是生成最终产品,这一点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在汪琼看来,教育过程比学习结果更重要,AI有助于推动老师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从评结果到评过程。“学习是一个改错、逐渐优化的过程,学生与AI对话、反复修订输出结果其实也是强化学习的过程。”汪琼说道。
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切入点更加精细。在汪琼看来,AI可以作为创意工具,帮助老师生成教案、输出创意活动思路;AI可以作为老师,帮助师生进行作文批改、文章润色;AI也可以是同学,和学生一同完成作品,帮助学生进行辩论训练;AI还可以是学生,根据使用者的指令来完成任务。“在教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会学得更好。”汪琼表示,学习是一个不断改错、逐渐优化的过程,学生在使用AI时,不断地修改反馈可以帮助他们找到改进的方向,从而促进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在渗透教育领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和挑战。讲座上,汪琼通过具体案例和模式详细阐述了风险逻辑,她建议教育领域必须审慎地评估AI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在使用AI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其对学生认知发展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规避风险,从而确保技术的应用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汪琼教授的报告以极具前瞻性的视野和系统性的框架,深刻阐释了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教育变革的核心逻辑与实践路径。为教育从业者应对智能化浪潮提供了重要的思维导航与实践启示。”讲座结束后,东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叶淦奎代表市教育局就进一步实施“人工智能+教育”行动提出建议:一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讲话精神,将“人工智能+教育”作为教育强市建设重要内容,与时俱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二要营造学习使用的浓厚氛围,各镇各校都要兼顾不同层次管理者和教师群体的需求,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课、校本课程等方式,年内实现全覆盖培训;三是勇于改革创新拓展应用场景,要加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应用,积极接入东莞本土优质资源,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教育数字化开辟科学教育新赛道、塑造科学教育新优势。
正如汪琼在讲座中所言,AI时代,教育要回归本质,关注教育过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接下来,东莞将以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应用为引领,以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赋能基础教育,通过“人工智能+教育”探索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提升教育服务支撑能力,为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作出东莞贡献。
撰文:黎晗 王慧
图片/视频:李玲
【作者】 黎晗;李玲
教育莞家
相关文章
-
维屾技术申请一种多备份高容错多冷源多模式运行的制冷系统专利,能够进行多种模式的制冷操作
金融界2025年4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维屾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多备份高容错多冷源多模式运行的制冷系统”的专利,公开号CN 119755825 A,申请日期为2025年1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备份高容错多冷源多模式运行的制冷系统;
2025-04-05 16:02:00
-
传音Infinix预告新款手机Note 50s 5G+:能散发独特香气
IT之家 4 月 5 日消息,传音 Infinix 正在准备在印度推出一款搭载独特香气技术的新智能手机 Infinix Note 50s 5G+,该技术使设备后盖能够释放轻微的香气。外媒 digit.in 昨日发布了采访 Infinix 印度 CEO Anish Kapoor 的内容,Anish 介
2025-04-05 10:33:00
-
三十载百里徒步祭英烈 一堂“行走的思政课”铸就精神丰碑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行程54公里,往返10多个小时,这是从宁夏固原到当地彭阳县任山河烈士陵园的距离。76年前,解放宁夏的第一仗在那里打响,300多名解放军战士壮烈牺牲,为纪念革命先烈,从1995年开始,每年清明,当地师生都会徒步前往,用双脚感悟那段历史。到今年,这段路程几代师生已走了整整30年,昨
2025-04-04 11:58:00
-
全球媒体聚焦丨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撰文称 在中国看到了未来
最近,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世界是平的》一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撰文提到了自己不久前的中国之行,并引用一位在中国工作多年的美国商人的话说,过去人们去美国了解未来,现在他们来中国了解未来。弗里德曼不久前参观了一家中国企业位于上海的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仅用3年多一点的时间建成,拥有104栋各具特色
2025-04-04 10:43:00
-
人工智能助力培育新型消费
数据来源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技术创新催生新消费热点。当前,人工智能(AI)技术热潮席卷各行各业,深刻影响消费的供需两端。一方面,AI技术推动消费场景更新;另一方面,新消费的规模化又推动了AI技术的加速应用与落地。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指出,支持新型消费
2025-04-04 06:19:00
-
以培训为基,赋能企业节水增效
【来源: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_住建要闻】为深入推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3月28日,结合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和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系列宣传活动,市供节水服务中心赴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开展了主题为“节约用水,你我同行”的
2025-04-04 03: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