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研修是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制度和方法之一,对提升教师素质、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2023年)指出:“干部教育培训应当根据内容要求和干部特点,综合运用……行动学习等方法,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这为教师研修指明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此,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以行动学习理论为指导,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师活力研修体系。该体系提倡教师在真实的任务与情境中解决问题,强调“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行动”。其核心要素包括问题取向、团队协作、持续反思和迭代优化,旨在激发教师自主活力,实现专业化、可持续的和谐发展。
鄞州区设计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实施路径。首先,引导教师对具体、真实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其次,汇集个体经验与集体智慧,共同研讨制订多种可行性解决方案;最后,筛选方案付诸行动,凭借信息化技术等手段持续收集数据,通过比对前后,修正方案、调整路径,最终优化解决。这一路径遵循“实践—学习—反思—改进—再行动”的螺旋式上升进阶过程,旨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鄞州区基于行动学习的教师活力研修模式主要有以下形式。
“问诊式”研修:聚焦真实问题,破解教职难题
“问诊式”研修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手段,分析、诊断、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真实问题,更能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确保研修内容更具现实针对性。如鄞州区教育学院对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新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新入职教师最感困惑的问题主要是学科类和德育类问题:对课程标准、教材编排不熟悉,如何精准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了解不够,如何以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提升教学效率?没有任何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怎样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性格及其家庭环境?“个性”学生越来越多,班主任该怎么智慧应对等。其次是科研类、自我探索类问题:如何开展行动研究?如何写好一篇教育教学案例或者论文?个人的专业发展如何规划等。鄞州区将这些问题进行归类梳理建立问题库,形成《从入门到胜任——班级德育工作创新实践方略》《初中数学教学研究入门36问》《小学阅读策略的学与教》等入职研修课程资源,通过微案例剖析“建模子”、移情入境“照镜子”、专家引领“找方子”,有效破解青年教师入职难题。
“破界式”研修:联建活力团队,激活协同发展
针对区域学校发展差异、教师分布不均等实际情况,鄞州区教育学院组织教师通过跨学科组合、跨片区协作、无边界云研讨等“破界”方式组建形式多样的活力团队,如打破学科界限,选拔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组成跨学科研修团队,团队成员根据各自的专业优势、兴趣特长明确分工,共同承担项目中各类任务,采用项目化学习、主题式探究等方法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又如协同各教育协作片区,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搭建跨时空的云平台,开展“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同步研修,实现不同地区学校的实时互动,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共享优质资源,推动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同时,还将教师个性化发展规划与多维度多元激励体系结合,定制各层级活力团队每位教师专属的成长计划,明确发展目标,规划具体步骤和路径。
“循证式”研修:凸显实践反思,促进螺旋上升
鄞州区引领教师落实教育教学的细节改进、实践能力提升,收集各种证据进行教学实践复盘,在完成每节课或每个单元教学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回顾和梳理,反思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师生互动情况、教学效果达成等各个环节,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进行再度实践;比对前后数据修正方案,调整后续行动。
以“建构学习圈赋能教师专业成长”研修项目为例,项目组首先调研教师对研修形式及内容呈现的需求,发现大家对文本解读、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提升、科研能力培养、技教融合等方面需求较大,同课异构、互动沙龙等研修方式备受欢迎。基于此,项目组从学生的学习本质和教师教学的实际出发,利用“察学研判”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察学”指在课堂上运用一定的观课工具,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研判” 即研究判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项目组引导教师落实“学—评—教”理念的一致性、“察—研—判”方法的助推性、“学—思—创”行为的融合性,并通过“导航卡”化零为整,实现有效预学;“创生卡”促进学习裂变,由浅入深;“整合卡”实现举一反三,一脉相通。这种跳出以理解内容为中心的研读模式,建立起以学习运用为中心的实践活动模式,有效助力教师实现自主发展。
“学创式”研修:引领终身学习,奠基专业成长
新课程改革提倡“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强调“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为教师研修转型指明了方向。行动学习理论倡导“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也为破解区域研修困局提供了方法论支撑。
鄞州区鼓励教师开展“学创式”研修,一是专业阅读厚积薄发。广泛查阅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学术期刊、研究报告等文献资料,了解优秀教师、教学专家在解决类似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和先进方法,为问题解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二是优秀案例借鉴学用。收集相关学科领域的优秀教学案例,分析其成功之处和可借鉴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移植和改进,尝试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三是教学流程重组优化。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解决和项目驱动的新型教学流程,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反馈,灵活调用相关的教学资源,提高探究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鄞州区实施行动学习的活力教师研修机制,通过真实问题解决、激发自主活力、深度嵌入实践行动、迭代优化发展,创新教师活力研修模式,有效改善了传统研修存在的问题。该实践研究已立项浙江省教师教育重点规划课题。
未来,鄞州教育将进一步探索AI时代背景下基于数据分析与预测、自动化评估等手段,丰富研修资源,进一步激发教师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创建区域教师研修新范式,促进教师专业化、个性化发展,持续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学院;本文系浙江省教师教育规划重点课题《基于行动学习的活力教师研修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ZD2024001)
《中国教师报》2025年07月02日第13版
作者:周步新
相关文章
-
运营近64年,美国国际开发署正式关闭!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特朗普政府7月1日宣布,即日起正式关闭运营近64年的美国国际开发署。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当天发表声明说,美国国际开发署1日起正式停止执行对外援助任务,部分符合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剩余项目移交给美国国务院实施。声明说,美国国际开发署数十年来支出超过7150亿美元,用美国纳税人的钱创建了一个“
2025-07-02 10:22:00
-
“行动学习”何以激发教师自主活力
区域研修是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制度和方法之一,对提升教师素质、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2023年)指出:“干部教育培训应当根据内容要求和干部特点,综合运用……行动学习等方法,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这为教师研修指明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此,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以行
2025-07-02 08:40:00
-
2025年渭南市级机关招69名见习生
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大学生到政府机关见习工作的通知》(陕政办函〔2025〕74号)和《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25年大学生到政府机关见习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就做好2025年大学生到市级政府机关开展见习工作通知如下:一、见习名额2025年大学生到市级政府机关见习工作坚持
2025-06-29 00:12:00
-
氢能产业探索多元发展路径
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将遴选部分项目和区域开展氢能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创新氢能管理模式,探索氢能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路径。氢能是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介绍,氢能在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有力促进新能源
2025-06-28 06:20:00
-
目标已定!襄阳发布“返乡三业”行动方案
湖北日报讯(记者褚楠、通讯员徐洪珍)6月26日,襄阳市返乡就业、创业、兴业工作推进会暨岗位项目行动发布会上透露,今年以来,该市新增返乡创业人数达6500人,同比增长116.2%,带动就业1.4万人,返乡创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发布会上,襄阳市人社部门详细解读了“返乡三业”行动方案,方案包含三大工程、1
2025-06-27 18:26:00
-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配套项目正式启动
川观新闻·甘孜观察 张黎萍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配套项目在位于海拔4700米的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无名山正式启动建设。启动仪式现场该项目由教育部推荐,于202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立项。项目计划建设一架兼具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观测能力,并
2025-06-25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