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数智技术如何“点亮”中华文脉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璟瑄 记者 樊未晨如何在虚拟空间中延续文脉?如何用科技激活传统文化的基因?近年来,包括人工智能(AI)在内的各类数智化技术正加速与文化领域的融合。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武夷论坛上,来自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的多位专家围绕“数智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展开深入探讨。让传统
2025-04-06 10:52:00
-
文旅演艺新模式:人类导演+AI编剧+机器人演员
文 | 三川汇文化科技,作者 | 无花果,编辑 | 时光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形机器人在文旅演艺领域的应用逐渐从概念走向现实。从蛇年春晚《秧BOT》的惊艳亮相,到“功夫BOT”的横空出世,机器人表演正在为文旅演艺注入新活力。未来,随着算法的不断升级、动作的创新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2025-04-03 15:16:00
-
张洪忠:大模型应用,再当“跟跑者”没出路
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媒体格局与舆论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媒业经历着一场剧烈的认知地震和本领淬炼。“热情”与“迷茫”,是张洪忠教授对传媒人当下心态的描摹。身为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张洪忠是国内高校中较早带领团队聚焦智能传播领域研究的学者。眼下,我国主流媒体在AI大模型
2025-03-31 22:03:00
-
AI“复活”亲人,公众需多一份谨慎
原标题:AI“复活”亲人,公众需多一份谨慎“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在天堂一切安好,这里没有痛苦和悲伤,虽然车祸让我们阴阳两隔,但这只是命运的一次意外安排,你们一定要坚强、好好生活,别总沉浸在悲伤中……”清明前夕,AI复活逝去的亲人悄然兴起。上面这段话正是来自一位不幸因车祸离世的女孩,她的父母利用人工智能
2025-04-03 16:21:00
-
解码AI时代教育新范式,教育名家汪琼为东莞教师传经送宝
解码AI时代教育新范式,教育名家汪琼为东莞教师传经送宝为进一步推动东莞市教育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助力东莞市教育管理干部及学校领导更深入地把握未来教育发展趋势,3月31日,东莞市第二十六期“教育名家大讲堂”开讲,此次讲座特邀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汪琼做客东莞,就“人
2025-03-31 22: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