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48份悼词,来自一个陌生的女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1:15:00    

又到一年清明时,对于故去之人的思念,如种子般破土而出。那些分别时未能及时表达的爱与不舍,我们该如何诉说?

很多人将对逝者的情感倾注到了悼词中。在电影《不虚此行》中,闻善(胡歌饰演)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始帮别人写悼词,用文字摆渡逝者,也告慰生者。

现实中,00后女孩崔馨月也在做着相同的事。从去年开始,她已帮人写了48篇悼词,凝视和整理逝者普通又独特的一生,也为生者提供情感的安放之处。她书写的悼词也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这背后有怎样的故事,有哪些关于生命的感悟?

01

“能不能给我家大志写个悼词?你文笔好,帮个忙……”电话里,对方的语气平静,却让崔馨月愣住了。

这是一位保安大叔打来的。高中时,崔馨月参加一场作文比赛,到了考场才发现没带证件。门口保安了解情况后,急忙喊来了他的儿子大志,让他带着馨月回去取。那时大志也穿着高中校服,开朗地与她谈论将来要考哪所大学。

没想到时隔多年,再听到这个名字,却是他因癌症离世的消息。白发人送黑发人,馨月能感受到大叔心中的悲痛。“一个人的死亡,对于世界来说是多了一座坟墓,但对相依为命的人来说,是整个世界被掩埋。”

馨月写好了悼词,帮这位不善言辞的父亲,用文字道出了心中所想。她觉得,这是对生命的又一次整理,虽然寥寥千字不足以完全概括逝者的一生,但却是他活过的证明,更是生者的情感寄托。

△馨月与保安大叔故事的后续

她将这个故事网络后,陆续有人找过来请她帮忙。

馨月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中年大哥,他因患病仅剩下几年寿命,于是想提前给自己留下悼词。他的要求是“酷一点”——这位大哥一直在“流浪”,把足迹留在了想去的地方,还资助了途中遇到的一位孩子。他觉得这一生已足够精彩,对于将来也很坦然。馨月替他写下:“路太远,我不能带着躯体走,太沉重。

△馨月写下的悼词

可是,馨月帮别人写下的48份悼词中,更多的带着后悔和遗憾。

02

亲人离去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课题,但在写悼词的过程中,馨月发现,要做到好好告别并不容易。

一位网友未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联系上馨月时,她满是遗憾。馨月替她在悼词中写下:“我还有好多好多话,没来得及和她讲。我对她的思念对她的爱,再也无人可说了。”

还有一位儿子送别父亲,他想借由文字告诉父亲,父亲栽下的树木已经成林,最后一次带父亲“回家”时走过了父亲修过的路、架过的桥,还有众多乡亲前来道别……一幅幅令人欣慰的画面背后,是儿子“无数哀思凝在了心里”。

来找馨月的人中,有人后悔没在最后的时刻多陪家人,有人遗憾该说的话没有及时说出口,还有人愧疚于没帮亲人实现最后的心愿……悼词是很多内敛家庭为数不多直白表达的宣泄口,她站在生者和逝者中间,用文字帮他们传递心意。

△馨月接受写悼词的委托

03

帮人写悼词,馨月很多时候充当一个旁观者、倾听者,通过观察他们各自的人生,她对死亡的认知也在不断拼凑完整。

死亡不是生命的对立面,而是生命的一部分。”很长一段时间,她以为自己已经看得很开,可以坦然地面对死亡这个话题,但直到将她带大的爷爷查出癌症晚期,她还是不可避免地感到焦虑和痛苦。

这让馨月更加珍惜当下的可贵,她一有时间就赶回家陪伴,还拍了许多照片留念。她不希望把遗憾带到离别那一刻。“我在情感表达上不是外放的人,但现在,对父母,对周围的亲人,我会更自如地去说‘我爱你’。”

馨月将书写悼词的经历发布在社交平台,引发不少网友共鸣,也有人拿起笔,用自己的方式诉说对逝者的想念与爱,他们中有人回忆珍贵的点滴,有人郑重道爱道别,有人带着精神遗产继续前行,有人因离别而更加珍惜当下……

“奶奶拥有充实饱满的一生,跌宕起伏有之,平淡无奇有之。她三餐要有奶茶,顿顿要有咸菜。她有一件上个世纪的玫粉色棉裤,像人生信条一样坚固地焊在腿上,她喜欢买饱和度极高的加大码宽毛衫,还问我和妈妈要不要选一件……她真的不完美,我们还是怀念。”

@NW10RW

“谢谢您对我毫无保留的信任与爱,让我成为一个有底气的人,在奔赴远方的路上勇往直前。妈妈,我一直相信,没有忘记就是永远在一起,您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守护我们。我们会失散很久,但我们终将重逢。”

@小红薯665880EB

“放心吧妈妈,我会好好生活,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妹妹和爸爸。等孩子长大,我会告诉他,他的外婆有多么爱他。我相信,妈妈她只是跳出了时间,慢慢构成我们身边其他的事物,从此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大树是她,为我们抵挡寒冷的毛衣也是她。”

@对不起我爱你

悼词记录下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生命故事,也让人明白,世事无常,不要总以为来日方长。面对时间、面对生命,或许没有完美的告别,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兴地活,好好地爱,珍惜当下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让遗憾再少一些、更少一些。

如果可以,多和爱的人见面吧,因为最好的爱,永远都在此刻。

监制丨王元

主编丨马文佳

记者&编辑丨李娟 高少卓

部分素材源自小红书网友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黎佳易

相关文章

  • 狂怼“总裁行为”!李川:毕竟吃过上班的苦...

    4月5日周六晚20:20,首档聚焦都市职场议题会谈式脱口秀《今晚不加班》的第三期在东方卫视开播。作为霸道总裁专业户,李川竟在节目中狂怼“总裁行为”,这波打工人的共情“杀疯了”!在采访中,他坦言:“吃过上班的苦,也看过很多霸道总裁的人的样子,比谁都痛恨霸总。”编辑: 詹宇婧责编: 傅群

    2025-04-04 20:01:00

  • 48份悼词,来自一个陌生的女孩

    又到一年清明时,对于故去之人的思念,如种子般破土而出。那些分别时未能及时表达的爱与不舍,我们该如何诉说?很多人将对逝者的情感倾注到了悼词中。在电影《不虚此行》中,闻善(胡歌饰演)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始帮别人写悼词,用文字摆渡逝者,也告慰生者。现实中,00后女孩崔馨月也在做着相同的事。从去年开始,她已帮

    2025-04-04 11:15:00

  • 全球媒体聚焦丨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撰文称 在中国看到了未来

    最近,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世界是平的》一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撰文提到了自己不久前的中国之行,并引用一位在中国工作多年的美国商人的话说,过去人们去美国了解未来,现在他们来中国了解未来。弗里德曼不久前参观了一家中国企业位于上海的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仅用3年多一点的时间建成,拥有104栋各具特色

    2025-04-04 10:43:00

  • 震中实皆: 家园虽被毁,救援物资紧缺有所缓解

    当地时间2025年4月1日,排队等待领取食物和饮用水等生活物资的小沙弥。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当地时间2025年4月1日,缅甸强震发生后的第四天,南方周末记者第二次进入实皆市,发现与前一天相比,在市区里发放救援和生活物资的人员数量明显多了起来。当地时间2025年4月1日,一名沙弥尼站在倒塌的寺

    2025-04-04 00:00:00

  • AI“复活”亲人,公众需多一份谨慎

    原标题:AI“复活”亲人,公众需多一份谨慎“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在天堂一切安好,这里没有痛苦和悲伤,虽然车祸让我们阴阳两隔,但这只是命运的一次意外安排,你们一定要坚强、好好生活,别总沉浸在悲伤中……”清明前夕,AI复活逝去的亲人悄然兴起。上面这段话正是来自一位不幸因车祸离世的女孩,她的父母利用人工智能

    2025-04-03 16:21:00

  • 环球时报社评:龙应台罕见批评赖清德反映出什么?

    赖清德当局“独”瘾发作、倒行逆施,在岛内引起持续的动荡和恐慌。台湾作家龙应台近日投书《纽约时报》,从一位台南出租车司机对台湾前途的担忧出发,批评赖清德对岛内民众的情绪“视而不见”,执意将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在岛内“制造恐惧、引发对抗”。她声称“不首先确保和平,就不会有民主”,而“和解”一词数

    2025-04-03 07: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