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既是自然节气,又是人文节日。《河南新闻联播》推出《诗词里的“清明限定”》,让我们在一词一句中,了解独属于清明的传统习俗,品味其中承载的深厚文化与情感。
《望江南百调》清·黄惺庵
扬州好,胜日爱清明。白袷少年攀柳憩,绣鞋游女踏莎行,处处放风筝。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人们踏青放风筝的闲适生活。从宋代起,放风筝就是人们清明节固定的娱乐活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苏汉臣的《百子图》中都有放风筝的场景。经千年传承,北宋都城汴京的风筝工艺至今不绝,“宋室风筝”就是其中的代表。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宋室风筝”传承人 宋长虹:直播间的宝宝们大家好,最近很多粉丝问我,我们登上时尚芭莎的这只蝴蝶风筝是怎么做成的,那今天就通过现场演示跟大家讲解一下。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宋室风筝”传承人 宋长虹:宋室风筝多取材我们常见的虫、鱼、鸟、兽,比例和形状都与真的相似,画工精巧,它左右翅膀里面都有对称的留白处,有国画元素,我们全部坚持纯手工制作,整个制作过程下来需要三十多个小时才能完成。
北宋皇帝宋徽宗常常自己亲手制作风筝,在皇宫内放飞。他还亲自出版《宣和风筝谱》,是关于风筝艺术的最早著作。后来风筝绘制慢慢流入民间,为了避免给家人招惹麻烦,“宋室风筝”祖上只在室内制作售卖,所以“宋室”的称呼由此而生。“宋室风筝”传承至今,每一代都有创新。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宋室风筝”传承人 宋长虹:我们现在将风筝做成简单易操作的材料包,用体验课来推广我们的非遗文化,我们也做了一些文创的产品来让它更受年轻人的喜爱。
从2017年开始,宋长虹开设传统手工艺文化体验课程,更是在清明节前后走进校园,教大家制作风筝,推广非遗文化。
开封市五一路小学学生:今天这是我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我非常开心。
如今,放风筝更多成为了人们一项休闲娱乐活动。每到春天,天空中五颜六色的风筝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
相关文章
-
泉州4处世遗点设立一级标识
泉州4处世遗点设立一级标识2025-06-17 来源:海峡都市报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柳小玲近日,泉州老君岩造像、伊斯兰教圣墓、真武庙、江口码头等4处世界遗产点的一级标识亮相,标志着泉州的遗产保护工作迈入新篇章。记者获悉,这4处世界遗产点一级标识,经前期组织设计、报批、制作并实地勘点,近日陆续完成安装
2025-06-17 14:06:00
-
郑州市惠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三级调研员王伟主动投案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郑州市纪委监委消息:郑州市惠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三级调研员王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郑州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来源 ∣ 河南省纪委监委
2025-06-17 10:56:00
-
国家档案局公布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档案,见证着历史,传承着文化。国家档案局公布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其中包括《百团大战档案》《“重庆大轰炸”档案》《红旗渠水利工程档案》《何尊等五组周代有铭青铜器》《银雀山汉墓竹简》《广交会创办初期档案(1956—1959)》《民族团结誓词碑档案》等52个项目。截至目前
2025-06-10 09:14:00
-
你关心的网络文明,即将开聊
聚焦网络正能量、人工智能、数字素养等焦点话题,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将于6月10日至11日在安徽合肥举办。你关心的“网络文明”,这里都有答案。一组海报,带你速览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精彩看点。
2025-06-09 00:53:00
-
今天,我们再看大别山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领导大别山人民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河南省档案馆、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联合摄制的文献纪录片《红旗不倒 此山大别》以大别山地区革命斗争的档案文献为依托深入挖掘“大别山精神”内涵全景式展现了大别山地区波澜壮阔的辉煌革命历史播出时间6月9日9
2025-06-08 08:34:00
-
不做饭的我,去菜市场找“代炒”了!
你买菜,我帮做,收费6元起。如今,在做饭和点外卖之间纠结的打工人,有了新选择。西青区张家窝镇大福圆市集,推出全市首家代炒菜服务。在这里买好菜后,只需要附上加工费,就可以将热腾腾的饭菜拎回家。比下馆子便宜、比点外卖花样多、比自己做方便,告别充满科技与狠活的预制菜,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和做法~这样的代炒,
2025-05-14 0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