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速自查!有人深夜被盗刷162笔,只因开通了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09:14:00    

近日

#苹果账户凌晨被盗刷162笔#

登上社交媒体热搜


一位消费者

在凌晨2:50到5:51

被盗刷162笔,总金额超8万元

只因Ta开通了“免密支付”

如何保护好钱袋子?

一文了解

↓↓↓


1


众多消费者踩坑

中消协提示

在某投诉平台上

有近6万条投诉涉及“免密支付”

包括用户在不知情情况下

被开通“免密支付”

无法取消、开通后乱扣费等问题


投诉平台截图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提示

网络购物谨慎使用“免密支付”

避免因权限过度开放引发资金损失


2


隐蔽性强难察觉

“免密支付”漏洞多

“免密支付”

即“无需密码确认支付”

用户开通后

单笔交易金额在一定限额内

可直接扣款

然而

这一功能若被不法分子利用

可能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 一是手机丢失或账号泄露时风险激增。若他人获取您的账号或设备,可通过“免密支付”直接消费或购买虚拟服务,且无需二次验证。

  • 二是小额免密累积大额损失。部分平台免密额度虽设单笔上限,但短时间内高频次小额盗刷仍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 三是隐蔽性强,难以及时察觉。盗刷交易通常通过绑定支付平台的虚拟服务(如游戏充值、App订阅)完成,或者在机主凌晨熟睡时段完成,消费者发现时往往已产生多笔扣款。


3


为降低盗刷风险

中消协建议消费者采取这些措施

  • 非必要不开启“免密支付”

优先关闭免密功能,检查是否绑定支付宝、微信或银行卡,并关闭“免密支付”权限。

若需保留部分免密服务,建议单独设置。

另外定期检查授权应用,移除不常用或不信任的第三方应用支付授权。


  • 强化账户安全保护

设置高强度密码并注意更换,避免使用生日、连续数字等简单密码,并开启双重认证功能,防止账号被恶意登录。

关闭非必要支付权限,尤其是苹果手机用户如无需通过账户进行应用购买,可禁用相关功能。

谨慎使用公共Wi-Fi,避免在公共网络环境下进行支付操作,防止网络钓鱼或数据截取。


  • 养成定期对账习惯


及时查看账单通知,关注支付宝、微信或银行发送的扣款短信,发现不明消费立即核查。


定期检查订阅服务,取消不再需要的自动续费项目。


4


几步教你彻底关闭免密支付


1、iOS系统

打开苹果手机设置→Apple账户→订阅→选择“订阅中”App,点击“取消订阅”后确认即可。

2、其他系统

以华为为例:进入手机设置→华为账号→付款与账单→自动续费→退订App业务即可。

3、支付宝

打开支付宝→点击右下角“我的”→右上角齿轮状“设置”→“支付设置”→“自动续费/免密支付”,选择“免密支付”→选择相应App后点击“关闭服务”。

4、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下角“我”→服务→钱包→最下方“支付设置”→免密支付→选择相应App后点击最下角“关闭扣费服务”。

5


遭遇盗刷后

四点快速应对

若发现账户存在异常交易:

  • 立即冻结支付渠道,通过银行客服、支付宝或微信平台紧急冻结关联账户,阻止后续扣款。

  • 留存证据并投诉,保留盗刷记录截图、交易时间等信息,向支付平台投诉。

  • 若损失金额较大,需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 如遇消费纠纷,可拨打热线电话或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进行维权。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文章

  • 苹果、华为危险了!小米杀回全球第一

    5 月 23 日消息,市场调研机构 Canalys 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呈现明显增长态势,出货量达到 4660 万台,同比增幅达 13%。图源:Canalys说到各个品牌的表现,小米这次能重回全球第一真的很亮眼。小米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的出货量一下子增长

    2025-05-23 17:59:00

  • 摆拍虚假剧情立人设、博同情,“卖惨”营销暗藏MCN利益链

    被满头大汉的农民爷爷拦路讨水喝,路遇翻山越岭到城里卖水果的小女孩、高价买下所有水果……近年来,此类视频在多个网络平台广泛传播。近期,中央网信办宣布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提到将重点整治恶意虚假摆拍问题。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调查发现,多个短视频平台均疑似有博主摆拍“卖

    2025-05-23 11:47:00

  • 建信人寿绵阳中支成立消保工作室,筑牢消费权益保护屏障

    在国家大力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背景下,建信人寿绵阳中支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于2025年3月正式成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室(以下简称“消保工作室”),通过构建专业化、多元化服务平台,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当前,金融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需求日益增长,消费

    2025-05-22 16:57:00

  • 今日辟谣(2025年5月21日)

    2025年5月21日 谣 言 河南南阳农民河道取水浇地被罚款5万元?南阳宛城区麦田着火?真相:近日,某平台用户发布视频称“南阳农民河道取水浇地被有关部门罚款5万元”,经向河南省南阳市水利局核实,今年南阳全市范围内未发生此类事件,且类似谣言信息早在2023年就已辟谣,该视频系旧谣新传。另有内容为“南

    2025-05-22 08:28:00

  • 高温催热清凉经济 银川“清凉消费” 激活夏日消费市场

    商家把桌椅挪到室外,满足市民夏日清凉用餐需求。市民挑选防晒口罩。进入5月,银川市气温逐渐走高,近期最高温度超过30℃。在高热天气的“烤”验下,消费者纷纷将目光瞄准“清凉用品”,提早选购空调风扇等“清凉电器”,购买更具科技感的“消暑好物”,选择清凉美食和饮品避暑消夏,在夜幕中参与浪漫的音乐节合唱……各

    2025-05-21 09:44:00

  • 消费舆警指数|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回应被指缺乏诚意,盒马何以保住口碑?

    编者按:消费者的信任与喜爱,是面向大众的消费企业最宝贵的市场资源。近年来,随着消费品牌与公司经营全流程环节的绑定程度不断加深,每一次消费产品舆情的出现、演变和定调,既考验其品牌长期建设和应急策略的有效性,也反映了其整体企业文化与运作机制中的特征。南方财经全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消费新闻部长期关注消费

    2025-05-20 07: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