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家振 武汉报道

(长江经济带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受访者/图)
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的重要保障。
4月26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湖北经济学院、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省域副中心城市专委会和湖北省区域经济学会共同主办“长江经济带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来自湖北省、上海市和四川省等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的专家、学者齐聚湖北经济学院,共谋长江经济带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高质量发展是高水平保护的保障。”湖北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付宏表示,从“化工围江”到“江豚逐浪”,从“黄金水道”到“创新走廊”,长江“一江碧水东流”的画卷见证着发展与保护协同共进的实践真谛。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会上同步启动长江经济带AI智库模型宣介仪式,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秘书处负责人介绍大模型建设进展及“智库类AI大模型”合作模式,将有助于提升研究效率、优化研究方法、拓展研究视角,并提升研究的可解释性。
生态优先筑牢发展屏障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
2023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强调,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守住管住生态红线,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这也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湖北省经济学会会长邹德文看来,长江经济带已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正成为践行“两山”理念的示范高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纽带、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引擎。
“湖北省肩负着‘长江之腰’的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双重使命。”邹德文表示,湖北省需立足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战略,推进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
邹德文表示,近年来,湖北省在生态治理领域从“末端整治”转向“系统修复”;黄金水道功能从“运输通道”升级为“战略枢纽”;产业转型从“动能转换”提升为“体系重构”;科技创新实现了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的能级跃升,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让长江母亲河成为湖北省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底气。”邹德文建议,湖北省要将“打造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样板区”作为未来战略,在实施“双碳”领航计划、构建超级产业集群、创新流域治理模式的同时,建设长江数字孪生流域,提升智慧治理水平;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示范区,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当前,湖北省正大力推进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在湖北省区域经济学会会长彭智敏看来,支点建设,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湖北省要发挥生态优势,打造先行示范的生态支点,加快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湖北样板,充分发挥湖北省在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支点作用,以“美丽湖北”撬动和支撑“美丽中国”。
与此同时,长江经济带生态支点建设还面临着资金困境。彭智敏表示,生态支点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而这些建设的短期回报率普遍偏低,可以通过争取受水区资源税部分返还、尽快设立国家级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大基金、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等方式,支持沿江省市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绿色交通、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院长罗静建议,建立跨省财税协同机制,设立国家级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基金,探索多元化资本投入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污染治理与清洁能源项目。
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在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时指出,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主动力,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加强区域创新链融合,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高水平保护日益需要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新质生产力,而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滕堂伟建议,长江下游地区要突破“天花板”,打造全球创新极;中部地区要进一步延长闭环,探索武汉市、南昌市、长沙市科创资源与各省产业资源对接路径;上游地区则需激活“后发优势”,实现特色突围。
成都理工大学教授黄寰在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经验时指出,新质生产力是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将进一步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地位和影响力。
黄寰建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以“成渝中线科创走廊”“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为抓手,壮大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机制创新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一,通过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协同机制,实现了区域内的政策协同、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黄寰表示。
湖北经济学院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副院长田野则建议,以武汉市为核心打造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大后方”,聚焦“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四大领域,构建“政策支持—技术攻关—产业转化—场景应用”的全链条布局,把武汉市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未来产业的重要策源地。
湖北省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霞指出,湖北省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需坚持绿色智能、创新驱动和示范推广“三位一体”,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打造多点发力产业新生态。
在创新驱动方面,赵霞建议,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以管理创新为牵引,完善船舶配套体系建设与服务;以商业模式创新为驱动,打造利益共享新模式。
区域协同打破合作壁垒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涉及9省2市,覆盖全国21%的国土面积,承载超过全国40%的人口和地区经济总量,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跨省合作方面,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罗静建议,可通过设立跨省合作子基金、推行“飞地经济”模式,破解行政区划壁垒。同时依托“数字湘鄂”APP整合旅游资源,建立跨省文旅数据共享机制,试点跨区域票务预订与生态补偿联动等方式,长效推进鄂南湘北跨省合作。
在生态协同方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向华丽在分析汉江生态经济带协同发展对策时提出,可以构建“智慧汉江”一体化平台、推进“生态码”应用以及创新智慧农业与工业场景推动数字化治理;建立“汉江流域理事会”、深化“生态补偿+”模式以及统一环境执法标准等,推动跨区域协同发展。
在物流升级方面,武汉市委党校经济学与经济管理教研部主任张传友认为,武汉市应充分利用中欧班列及阿拉山口口岸优势,发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支点作用。
“要夯实硬基础,畅通货运转换通道,建立高效物流体系。”张传友建议,推动武汉阳逻港与阿拉山口口岸之间的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实现物流信息实时共享协同;鼓励和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两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业务合作,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
同时,提升软环境,深化政策合作与机制建设。张传友建议建立外贸专项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联合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支持两地口岸之间的货运转换通道建设;加强在口岸管理、通关便利化、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长江经济带不仅是中国的经济重心,更是高质量发展样板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需进一步强化协同创新,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湖北经济学院特聘教授、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秘书长秦尊文总结道。
(编辑:石英婧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
相关文章
-
AI智库模型助力学术研究 专家共谋长江经济带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本报记者 张家振 武汉报道(长江经济带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受访者/图)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的重要保障。4月26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湖北经济学院、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省域副中心城市专委会和湖北省区域经济学会共同主办“长江经济带统筹
2025-05-01 12:13:00
-
证券基金业: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寄予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动员激励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建功立业、创新创造,并号召“脚踏实地、奋发进取、拼搏奉
2025-04-30 22:10:00
-
从经济“一季报”看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
来源:人民日报美国政府滥施关税,严重损害国际经贸秩序,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很大不确定性。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经济“一季报”彰显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70多年来,中国发展始终靠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不靠谁的恩赐,
2025-04-30 10:33:00
-
信阳市浉河区:山水茶韵间的诗意走廊
浉河区,豫南明珠镶嵌于大别山北麓,是信阳市主城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更是“中国十大最美茶乡”之一。这里坐拥信阳毛尖60%的核心产区,南湾湖万顷碧波滋养着30万亩生态茶园。全长44.6公里的红色大别一号旅游公路茶源绿道宛如一条翡翠丝带,蜿蜒在南湾湖畔的青山绿水间,串联起浉河的茶山与村落。(浉河区委宣传
2025-04-29 11:51:00
-
启动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事关技能提升,速看
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5-04-28 18:32:00
-
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理事会第七次会议召开
吕志成出席会议并讲话4月27日,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理事会第七次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理事会理事长吕志成出席会议并讲话。吕志成指出,过去一年,沈阳产研院在制度创新、项目孵化、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实现了突破,构建了东北首个成果转化全周期支持服务体系,成功入选东北首家供需对接类先进技
2025-04-28 09: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