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聚焦“两高四着力”加快副中心建设系列报道之一|满目生机日争新——南阳市加快高质量发展走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1 08:22:00    

河南华纬弹簧有限公司车间内,流水线上的钢丝在工业机器人的操控下快速转变为弹簧。 张兰 摄

经济运行质效齐升,发展活力持续迸发,创新质量显著提升……一项项成就、一串串数字,饱含着底气、信心与希望,展示着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拼搏争先的精神风貌,见证着南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

——全力做大经济总量,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持续向好,一季度实现生产总值1129.14亿元,同比增长6.4%;1至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2%;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的效应加速显现,1至5月,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9%、14.3%;

——条条道路纵横交错,铁路网络穿山越水,高速公路点线交贯,四位一体大交通网络宛如一条条奔腾的血脉,串联起山水城乡,为城市发展输送着源源不断的能量和生机……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要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站在“两个五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回望,全市上下增强践行“两高四着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热火朝天的干劲、攻坚克难的韧劲、比学赶超的拼劲,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做强产业硬支撑

盛夏时节,行走在南阳大地,满眼皆是重点项目拔节生长、建设生产如火如荼的动人场景:

南阳鼎泰高科有限公司开启忙碌模式,全力以赴忙生产、拓市场,全力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汉冶特钢海洋平台及高品质工程用钢绿色研发生产项目投产;方城县汉山水库施工现场机械设备轰鸣作响,新修建的水库溢洪道已初见规模。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以“五聚五提”为工作抓手,以“六个弘扬”为作风要求,以“四个自觉”为干事保障,开足马力拼经济,凝心聚力上项目,全力以赴抓投资,推动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逐季回升的发展曲线。

链上发力,聚能发展。我市加快培育提升“7+17”主导产业链群规模和质量,绿色食品、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规模分别突破1700亿元、900亿元、850亿元,中医药产业入选省先进制造业十大产业集群,超硬材料跻身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零”的突破。

大抓项目,大快投资。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一门心思谋项目、一心一意争项目、一竿到底干项目,坚持“按小时抓工作,按天抓落实,按周抓调度”,推动项目签约、开工、投产滚动实施。84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67.9亿元,投资近百亿元的豫西集团综合基地项目、投资35亿元的众德汽车新能源一体化车桥等一批大项目开工建设。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机遇前所未有。但客观讲,南阳依旧面临着产业结构不优、发展动能不足等问题,我们必须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在稳定大盘中力克转型之艰,在乘势而上中厚植发展之势,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闯出新路子、取得新突破。

市发改委主任徐明说,加快高质量发展,发改系统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精准储备和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畅通发展大通道

傍晚,华灯初上,位于中心城区西部的豫资海元城市产业综合体灯火通明:满载包裹的大货车穿梭其中,已建成的7栋现代化物流仓储传送带如长龙吞吐货物……

枢纽通,产业兴。南阳正借助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历史机遇,锚定建设全国枢纽经济先行区的目标,坚持以枢纽强产业、以城乡聚要素、以通道链全球,完善现代交通体系,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为全国全省大局贡献南阳力量。

枢纽经济的腾飞离不开“硬基建”。我市把打造便捷交通出行当做实现经济发展的关键突破点,推动交通运输率先发展,不断打通“大动脉”,让地方经济因交通的血脉畅通而气聚势来。已深度谋划实施了唐河航运等一批重大战略性支撑项目,高标准规划建设空港经济区、高铁物流片区、临港经济区,全面提升枢纽竞争力。

如今的南阳,条条通衢大道四通八达,已织密“公铁水空”四位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全省率先突破1000公里,通车总里程位居全省第一。南阳姜营机场航线达15条、通航城市18个。随着唐河航运工程一期加速推进,南阳借助汉江、长江“黄金水道”,将再现通江达海的辉煌。

作为引领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卧龙综合保税区以增强辐射带动、服务发展能力为重点,坚持项目为王,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陆上丝绸之路织密了南阳与欧洲连通的“钢铁驼队”网络,南阳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线路6条,通达中亚、欧洲、东盟等地区多个国家。去年以来累计开行25列,货重3万吨,货值4810万美元。

展望未来,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张栓誉说,将加快构建“两环八纵四横”的高速公路网、“两干两支一联”的内河航道网和全域普通公路“123交通圈”,完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化。

卧龙综合保税区主要负责人表示,将育强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跨境电商三大支撑,重抓重推外贸进出口主责主业、扩区提能和自贸联动创新区建设三项重点,力争到“十五五”末进出口总值突破80亿元。

创新释放新动能

从牧原集团的“智慧养猪”到龙成集团的“特种钢板”,从卧龙电驱的“防爆电机”到飞龙股份的“电子水泵”……今日之南阳,处处迸发着创新的澎湃活力、激扬着创新的动人乐章,一项项“硬核科技”如浪花般奔涌。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市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持之以恒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宛、人才强市”战略,奋力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提升平台能级。牧原实验室第一个转化成果——牧元安粮异亮氨酸项目已投产,并创成省级合成生物未来产业先导区,全市院士工作站达5家、全省第三,建成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590家。

育强企业主体。乐凯集团、中南钻石、中光学、飞龙汽车、森霸传感等7家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胶印版材、人造金刚石、汽车水泵、汽车发动机排气歧管等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球第一。

促进成果转化。牧原集团、南方智能公司成功申报2025年省重大科技专项,金牛电气、西峡众德等6个项目获批省重点研发专项立项。

“全会提出,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培育,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为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将着力实施创新平台体系完善、创新主体能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重点工程,加强合成生物、绿色食品、数字光电等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系统性谋划、工程化实施”理念前瞻谋划“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使创新成为南阳产业突围的最活跃因子、最可靠力量。

时间无言,实干有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南阳将乘着战略机遇叠加的浩荡东风,深化细化实化市委全会提出的“任务书”和“路线图”,以更加豪迈的姿态、更加稳健的步伐,锐意创新、奋勇争先,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奏响奋进的昂扬乐章。

全媒体记者 陈琼

编辑:辛灵飒 初审:王冰 终审:王笑荷

相关文章

  • 陕西神木:“家校警”协同发力 共护平安“上学路”

    为切实保障辖区中小学生上下学期间的交通安全,近年来,神木市积极探索“部门联动、警校协作、家校共育”护学模式,通过运用“小手拉大手”“护学岗”和志愿者等方式,推动校园周边交通安全向家庭延伸,为青少年平安成长保驾护航。每到上下学时段,神木市第十一中学门口总会出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身着“滨河义警”马甲的家

    2025-09-02 09:55:00

  • 有一种“通达”叫作:身在合肥,链接全球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飞得更高,行得更远,跑得更快,运力更强!合肥链接世界的“立体大道”越织越密。地处中部,合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位优势独特。早在汉代,这里已是江淮之间的商贸重镇。但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南有长江天堑,北有淮河滩涂,西峙大别山脉,东接低山丘陵等一众天然阻隔,曾制约合肥“走南闯北”

    2025-09-02 00:03:00

  • 贵阳银行营收再降12%增速垫底上市银行 不良贷款率升至1.7%达上市九年最高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利率下行叠加债市波动影响,贵阳银行(601997.SH)业绩持续承压。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贵阳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同比减少12.2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净利润,下同)24.74亿元,同比减少7.2%。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这已是贵阳银行自20

    2025-09-01 09:40:00

  • 蹲点调查|“反内卷”下的招商之变

    ■编者按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精准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需要深入一线的真调研;切实转变记者作风文风,更需要沉到现场的实功夫。本报将依托“众观智库”平台,着眼国情看省情,立足省情看国情,沉到一线、解剖麻雀,切实提升深度报道内容质量和专业水准,以“有

    2025-09-01 06:53:00

  • 2025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推进会开幕 于海田出席并致辞

    8月31日上午,2025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推进会在济南开幕。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出席并致辞,省委台办主任张连三主持。于海田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近年来,济南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各项惠台政策措施,加快规划建设全国唯一以新旧动能转换为

    2025-08-31 15:24:00

  • “宁”聚一堂看中阿 | 第七届中阿博览会共达成经贸合作成果331个 意向签约金额1077.5亿元

    人民网银川8月31日电(钟文兴、曾书柔、曹欣悦、法伊萨)2025年8月28日至31日,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在宁夏银川成功举办。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本次博览会搭建3.6万平方米展区,分设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区域经济合作、中央企业、清洁能源、数字经济和特色商品6大展区。截至30日闭馆,观展总人

    2025-08-31 1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