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商报
北京市连续第二年出台支持创新医药发展的专项政策。4月7日,北京市医保局等九部门发布《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创新药械研、产、审、用全链条政策支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培育优质创新生态,推动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将临床试验项目启动整体用时进一步压缩至20周以内、新获批创新药械产品数量不少于15个等创新举措。

临床
对急需创新药械建立绿色通道
《若干措施》提出,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升临床试验效率。将临床试验项目启动整体用时压缩至20周以内,多中心试验项目伦理审查互认率提高至90%以上。加快医企协同研究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临床试验医企供需在线对接。实现临床研究联合体在京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覆盖,依托电子病历共享应用系统实现人工智能赋能受试者招募。
为提升国际临床试验能力,要加强头部医企合作,扩大青年项目负责人培养规模,培养引进具备牵头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能力的高水平项目负责人。对牵头完成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医疗机构、项目负责人给予资金支持,研究团队成员在职称职级晋升时作为重要参考。支持重点企业开展全球同步药物和疫苗临床试验。
北京市还将启动建设肿瘤、心脑血管、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点专病全自动智能化生物样本库,推动脑卒中等高质量样本数据资源应用。推动自然人群队列样本库建设。建立重大疾病临床试验预备队列。通过揭榜挂帅开展低成本、高通量基因测序和蛋白质组学检测等自主可控关键设备技术攻关。
《若干措施》明确,北京市鼓励医企建立研发咨询合作机制,布局研发管线。组织推动医疗机构开展已上市药物扩大临床适应症研究、使用。对临床急需或疗效显著改善的创新药械建立绿色通道,予以优先支持保障。支持围绕阿尔茨海默症开发更精准快速、低成本的诊断筛查试剂和药物;针对糖尿病开发更便携、智能化的无创血糖仪;针对儿童开发透皮注射等更便捷、更安全的给药新技术;针对肺部疾病开发更快捷、低成本的人工智能多病共筛和辅助诊断产品。
AI+
不少于10个场景模型开发应用
《若干措施》提出,要充分利用医疗、医保、医药数据,构建行业数据可信空间,制定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标准和采集、清洗、脱敏、标注技术指南。建立医疗健康数据标注协作机制,形成规模化专业标注能力,全年建成不少于5个基于器官的高质量数据集,数据规模达50TB。支持医企面向药物研发、多中心临床试验、药物警戒、远程会诊等场景,畅通数据安全出境便利化路径,加快推动跨主体高频流通利用。
同时,《若干措施》明确,鼓励企业在京设立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加强数据需求对接,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靶点发现、新机制探索、化合物筛选、病例随访等研究。建设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测评体系,面向AI+病理、AI+医学影像、AI+辅助诊断、AI+手术规划、AI+制药等方向,支持不少于10个场景的模型开发应用。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完善监管评价措施,促进人工智能+医疗健康融合创新规范发展。开展互联网诊疗首诊试点。
投融资
构建500亿元规模产业基金
在加强创新医药投融资支持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构建500亿元规模医药健康产业基金。新设100亿元规模医药并购基金。发挥好市级200亿元、区级100亿元两级生物医药投资基金协同作用。鼓励商业保险公司设立创新医药投资基金,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带动100亿元以上规模社会基金投资医药领域。优化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科创母基金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制定更包容、更体现创业友好型特征的相关制度,鼓励投早投小投长期,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
《若干措施》还提到,加强企业上市融资服务。做好企业上市储备,按照储备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目标,2025年重点储备和服务不少于10家本市拟上市医药企业,推动其在北交所等市场的上市进程。
北京医药健康产业规模首破万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医疗保障局了解到,2024年北京市临床试验的启动用时压缩至24.9周,同比减少7.7周。以国家医学中心、研究型病房为核心组建57个专病、专科临床研究联合体,截至2024年底,已陆续启动120余项临床试验。
创新药械审评审批不断加速,北京率先实现了“药品补充申请审评时限从200天压缩至60天”“药品临床试验审批从60天压缩至30天”。北京市已获准创新试点项目12个。对创新医药企业实施重点项目制管理,2024年助推9个创新药申报,9个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上市。
据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支持创新医药发展的专项政策实施以来,医药贸易更加便利。实施了罕见病药品的“白名单”制度,建立了临床急需进口药械的审批绿色通道,进口货值超过了1500亿元,位居全国首位。与此同时,创新医药临床应用也更加顺畅。通过绿色通道累计为88个创新药品实现北京市医药阳光采购平台快速挂网;将570种国谈药纳入“双通道”管理,保障患者用药需求;将“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等24项新药新技术纳入DRG除外支付名单。8家知名外资药械企业集中在京新设研发或创新主体,医药健康产业规模同比增长8.7%,首次突破万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 王寅浩
相关文章
-
中报观察 | 旭辉还需要三年时间
观点网在中期业绩发布之后,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在寄语中称,历经900多天的努力,旭辉境外债务重组方案于6月3日获债权人会议高票通过,并于6月26日通过香港法院裁决聆讯,为最终落地奠定坚实基础。据悉,旭辉正积极推进7只公开债的境内债务重组,重组方案已获得其中6只债券债权人的投票通过。根据该公司披露的
2025-08-25 00:13:00
-
曾轶可巡演票房被“公开处刑”,主办方何以至此?
文 | 音乐先声头一次见,主办方把艺人演唱会票房摆到明面。最近,曾轶可“迷人的危险”巡演主办方发布公告,宣布原定于9月6日在苏州举行的演出取消。不过,事件很快从票房问题延伸至更复杂的内部纠纷。随后,主办方把艺人巡演的票房销售数据“公开处刑”,也让曾轶可及其团队陷入了舆论漩涡。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以
2025-08-24 08:46:00
-
谁在头部?运营商AI集采催热服务器市场
算力需求高增,AI设备迎新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算力需求有望维持高增长态势,当下AI应用正迎来普及的关键拐点,国内算力产业链呈现共振格局。今年以来,在运营商AI设备集采领域,不断有中国移动2025年至2026年人工智能通用计算设备集采等大额集采项目出现。从运营商今年布局的投资领域来看,今
2025-08-23 07:34:00
-
东诚药业 :下属公司获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东诚药业午间公告,8月22日,公司下属公司LNC PHARMA PTE. LTD.(简称“蓝纳成药业”)收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简称“FDA”)核准签发的关于225Ac-LNC1011注射液的药品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将于近期开展I期临床试验。该药物拟用于治疗PSMA阳性表达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
2025-08-22 12:21:00
-
泉州多个省级重点工程建设提速!包括鲤城智创中心……
N海都全媒体记者 董加固 柳小玲 通讯员 赖良德 文/图近日,泉州大地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多个省级重点工程捷报频传,在初秋的时节里勾勒出一幅幅如火如荼的奋进图景。鲤城智创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中记者走访了解到,作为省级重点项目、市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项目的鲤城智创中心项目,正以全速推进的姿态刷新着建设
2025-08-21 12:06:00
-
城发环境:交易商协会决定接受公司超短期融资券注册
人民财讯8月19日电,城发环境(000885)8月19日午间公告,近日,交易商协会决定接受公司超短期融资券注册。公司超短期融资券注册金额为20亿元,注册额度自注册通知书落款之日起2年内有效。
2025-08-19 12: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