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北京创新医药迎来2.0版专项扶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1:00:00    

转自:北京商报

北京市连续第二年出台支持创新医药发展的专项政策。4月7日,北京市医保局等九部门发布《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创新药械研、产、审、用全链条政策支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培育优质创新生态,推动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将临床试验项目启动整体用时进一步压缩至20周以内、新获批创新药械产品数量不少于15个等创新举措。

临床

对急需创新药械建立绿色通道

《若干措施》提出,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升临床试验效率。将临床试验项目启动整体用时压缩至20周以内,多中心试验项目伦理审查互认率提高至90%以上。加快医企协同研究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临床试验医企供需在线对接。实现临床研究联合体在京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覆盖,依托电子病历共享应用系统实现人工智能赋能受试者招募。

为提升国际临床试验能力,要加强头部医企合作,扩大青年项目负责人培养规模,培养引进具备牵头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能力的高水平项目负责人。对牵头完成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医疗机构、项目负责人给予资金支持,研究团队成员在职称职级晋升时作为重要参考。支持重点企业开展全球同步药物和疫苗临床试验。

北京市还将启动建设肿瘤、心脑血管、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点专病全自动智能化生物样本库,推动脑卒中等高质量样本数据资源应用。推动自然人群队列样本库建设。建立重大疾病临床试验预备队列。通过揭榜挂帅开展低成本、高通量基因测序和蛋白质组学检测等自主可控关键设备技术攻关。

《若干措施》明确,北京市鼓励医企建立研发咨询合作机制,布局研发管线。组织推动医疗机构开展已上市药物扩大临床适应症研究、使用。对临床急需或疗效显著改善的创新药械建立绿色通道,予以优先支持保障。支持围绕阿尔茨海默症开发更精准快速、低成本的诊断筛查试剂和药物;针对糖尿病开发更便携、智能化的无创血糖仪;针对儿童开发透皮注射等更便捷、更安全的给药新技术;针对肺部疾病开发更快捷、低成本的人工智能多病共筛和辅助诊断产品。

AI+

不少于10个场景模型开发应用

《若干措施》提出,要充分利用医疗、医保、医药数据,构建行业数据可信空间,制定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标准和采集、清洗、脱敏、标注技术指南。建立医疗健康数据标注协作机制,形成规模化专业标注能力,全年建成不少于5个基于器官的高质量数据集,数据规模达50TB。支持医企面向药物研发、多中心临床试验、药物警戒、远程会诊等场景,畅通数据安全出境便利化路径,加快推动跨主体高频流通利用。

同时,《若干措施》明确,鼓励企业在京设立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加强数据需求对接,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靶点发现、新机制探索、化合物筛选、病例随访等研究。建设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测评体系,面向AI+病理、AI+医学影像、AI+辅助诊断、AI+手术规划、AI+制药等方向,支持不少于10个场景的模型开发应用。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完善监管评价措施,促进人工智能+医疗健康融合创新规范发展。开展互联网诊疗首诊试点。

投融资

构建500亿元规模产业基金

在加强创新医药投融资支持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构建500亿元规模医药健康产业基金。新设100亿元规模医药并购基金。发挥好市级200亿元、区级100亿元两级生物医药投资基金协同作用。鼓励商业保险公司设立创新医药投资基金,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带动100亿元以上规模社会基金投资医药领域。优化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科创母基金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制定更包容、更体现创业友好型特征的相关制度,鼓励投早投小投长期,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

《若干措施》还提到,加强企业上市融资服务。做好企业上市储备,按照储备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目标,2025年重点储备和服务不少于10家本市拟上市医药企业,推动其在北交所等市场的上市进程。

北京医药健康产业规模首破万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医疗保障局了解到,2024年北京市临床试验的启动用时压缩至24.9周,同比减少7.7周。以国家医学中心、研究型病房为核心组建57个专病、专科临床研究联合体,截至2024年底,已陆续启动120余项临床试验。

创新药械审评审批不断加速,北京率先实现了“药品补充申请审评时限从200天压缩至60天”“药品临床试验审批从60天压缩至30天”。北京市已获准创新试点项目12个。对创新医药企业实施重点项目制管理,2024年助推9个创新药申报,9个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上市。

据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支持创新医药发展的专项政策实施以来,医药贸易更加便利。实施了罕见病药品的“白名单”制度,建立了临床急需进口药械的审批绿色通道,进口货值超过了1500亿元,位居全国首位。与此同时,创新医药临床应用也更加顺畅。通过绿色通道累计为88个创新药品实现北京市医药阳光采购平台快速挂网;将570种国谈药纳入“双通道”管理,保障患者用药需求;将“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等24项新药新技术纳入DRG除外支付名单。8家知名外资药械企业集中在京新设研发或创新主体,医药健康产业规模同比增长8.7%,首次突破万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 王寅浩

相关文章

  • 北京创新医药迎来2.0版专项扶持

    转自:北京商报北京市连续第二年出台支持创新医药发展的专项政策。4月7日,北京市医保局等九部门发布《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创新药械研、产、审、用全链条政策支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培育优质创新生态,推动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

    2025-04-08 01:00:00

  • 截至2024年末深交所累计发行绿色债券1883.74亿元

    深圳证券交易所4月7日发布的绿色债券白皮书显示,截至2024年末,深交所累计发行绿色债券375只,规模合计1883.74亿元。据介绍,深交所此次发布的白皮书涵盖绿色债券整体政策框架、深交所债券市场服务绿色金融相关实践、深市绿色债券发行情况等内容,还梳理了14个代表性案例供其他发行人参考借鉴,阐述了绿

    2025-04-08 00:33:00

  • 法拍观察|拍卖价5.2亿元,保证金1亿元!陕西一羌博园被拍卖

    拍卖保证金高达1亿元!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4月7日在阿里资产平台司法拍卖板块看到,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一处具有浓厚民族风情特色的羌族文化产业博览园被法院“上架”,将于近期进行拍卖。记者获悉,该羌博园占地面积约18.7万平方米,此次拍卖起拍价定为5.2亿余元。曾因资金问题停工,举办过大型羌族集体婚礼此次

    2025-04-07 22:00:00

  • 北京今年将推动不少于60家高成长型企业落地雄安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记者郭宇靖、吉宁)记者7日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北京市委财经委会议日前审议通过《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行动方案2025年工作要点》,推出27条措施,并细化为157项重点任务。其中提出,今年实现不少于60家高成长型企业落地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产业生态是推动京津冀

    2025-04-07 20:10:00

  • A股收盘失守3100点,这些川股还红着

    川观新闻记者 彭瑀珩4月7日,A股市场大幅低开后,持续在低位震荡,全天维持弱势整理态势。截至收盘,沪指失守3100点,收报3096.58点,跌7.34%;深成指报9364.50点,跌9.66%;创指报1807.21点,跌12.50%。个股呈普跌态势,下跌个股超5200只,仅有106只个股实现上涨,跌

    2025-04-07 17:31:00

  • 北京:支持境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跨境分段生产

    转自: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讯(记者 王寅浩)4月7日,北京市医保局等九部门发布《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创新药械研、产、审、用全链条政策支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培育优质创新生态,推动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境

    2025-04-07 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