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转眼上半年已过。作为万亿城市佛山,也是中国工业第四城的城市中心,禅城的经济发展备受瞩目。
站在年中的时间节点,禅城融媒特别策划推出“年中观察”系列报道,客观反映禅城经济新形势,观察城市中心转型新趋势。敬请垂注。
当城市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如何让老城区摆脱“衰老焦虑”,重获新生?
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禅城以一场“格调焕新”的火热实践,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不是大拆大建、推倒重来,而是文化赋能、艺术牵引,以“绣花功夫”在历史肌理上绣出现代城市新画卷。
从垂虹路的文艺范儿到任围老街的松弛感,从美陶湾的工业记忆到创意产业园的潮流活力,禅城以“微更新”激活“大能量”,让沧桑的老城区成功实现“逆生长”。
自2023年7月启动《城市格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以来,两年间禅城区已实施格调提升项目近300个,活化闲置空间近50万平方米,超200名主理人、4.5万家文化类市场主体在禅城扎根。
随着焕新成果持续显现,一个更深层的问题也随之浮现:如何构建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城市更新范式,让文化活力与创新动能在禅城这片热土持续涌动、生生不息?如何构建更有市场竞争力的城市更新自生长系统,实现从城市改造到城市运营的进化?
城市格调向“新”裂变,禅城既要有玩转艺术情调的城市主理人,更要有解锁商业变现的城市经理人,打通商业闭环的城市更新操盘手。

文化赋能:老城更新的禅城智慧
穿过垂虹社区的林荫小道,阳光在百年古树与白墙红瓦的独栋小楼间投下斑驳光影。垂虹别院内,咖啡香与书香交融,艺术展览与市井烟火共存。这个曾在上世纪90年代作为婚纱摄影基地的建筑,如今通过“微创手术”重获新生,成为禅城城市格调焕新的生动写照。
类似的故事在禅城不断上演:东鹏集团将废弃厂房改造为先锋艺术空间DP LAB,吸引年轻艺术家和设计师入驻;镇岗坊青年艺术家村悄然兴起,一大批创意工作室纷纷入驻,让旧村焕发新生机;创意产业园25H生态公园将弼唐东二街高架桥下的灰色地带变身为活力四射的滑板公园和共享办公区,成为Z世代潮流聚集地。
漫步禅城,焕新的不只是街角巷陌,更是整座城市的精气神。
这些发生在街巷间的变化,呼应着国内城市更新的新趋势。放眼全国,一场以“微更新”提升城市格调的浪潮正蓬勃兴起。上海的愚园路,通过增设立体晾衣架、打造共享花园,让老弄堂温情再现、重获新生;广州的永庆坊,创新采用“社区规划师”制度,让居民和社会力量成为街区改造的活力源泉;成都的宽窄巷子,通过文旅深度融合,让传统街巷成为热门消费打卡地。
置身这股全国性浪潮,禅城则以鲜明的“岭南文化基因”探索出自己的路径。禅城的格调焕新,不仅关注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注重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产业活力的同步激发。
美陶湾的旧厂房变身先锋艺术空间,其内核是依托佛山深厚的陶瓷产业基础,通过“工业遗产+艺术+产业”模式,链接设计与制造,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垂虹路旧街区和任围古巷的华丽蜕变,背后则是“文化+商业+旅游”、“文化+产业”模式的系统推进,让岭南广府文化从意象化符号,转化为可触可感、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场景。
尤为可贵的是,禅城摸索出了一套系统化的城市更新机制。首创“公益主导+适度经营”模式,如“尚书·文华”阅读空间,在保留公共文化属性的同时引入专业商业运营,实现了自我造血和可持续发展;建立全区闲置物业资源库,整合住建、文旅、国资等多部门力量,让碎片化的低效空间得到系统性盘活;大力推出“主理人成长计划”,提供免租空间、创业辅导、政策扶持,吸引创意人才纷纷扎根、集聚发展。
这些创新探索,让禅城的城市更新、格调焕新不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大合唱”。

价值重构:从空间改造到城市升级
城市更新的深层逻辑,在于历史基因与现代需求的创造性转化。禅城面临的,不仅是如何改造老旧空间的物理命题,更是一场关于城市价值体系的重构与升级。
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禅城土地开发强度已超过80%,GDP密度达15.5亿元/平方公里,与深圳不相上下。这样的空间密度之下,城市竞争已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较量。同时,作为岭南文化的核心承载地,禅城肩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时代重任。
如何在有限空间里既守护历史根脉,又激发创新活力?“格调焕新”,成为禅城的破局之策。
从全国视野看,城市更新已进入精细化运营时代。与上海聚焦民生痛点、广州强调社区共治、成都侧重文旅IP产业化相比,禅城的格调焕新承载着更宏大的使命,它不仅是“老城更新”,更是一场深刻的“价值升级”,目的是要推动城市从地理层面的“中心城区”向价值层面的“文化高地”跃升。
这种跃升的核心,在于通过文化赋能重构城市的价值体系。一方面,以文化品质提升空间价值,将老旧街区转化为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活力场所;另一方面,以文化内涵增强城市吸引力,培育创意设计、数字文创、潮流消费等新业态。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竞合中,这种文化驱动的价值重构,正是禅城确立独特优势、避免同质化竞争的关键所在。
成效已清晰显现。持续的格调焕新,不仅擦亮了禅城的格调品牌,更有力促进了文旅经济发展:2024年,全区旅游人次增长23.4%,旅游收入增长32.9%,增幅均为全市第一;2025年第一季度,禅城接待游客344.4万人次,旅游收入3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和47.5%。凭借强劲势头和独特文化魅力,禅城荣登2024年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榜首。
可以说,禅城“格调焕新”行动,本质上是在打造一个文化引力场,吸引热爱文化、追求品质的“新禅城人”,培育创新创意的新兴产业,让城市在人文经济新赛道上赢得竞争优势。

决胜未来:“城市经理人”成为关键力量
城市更新的终极目标,是让空间拥有自我更新的生命力。而真正的生命力,从来不只是物理形态的转变,而在于能否培育出持续生长的文化生态和商业逻辑。
放眼全球城市更新的前沿实践,无论是伦敦南岸由废弃电厂蜕变的泰特现代美术馆,还是上海上生·新所由老厂房转型的网红文化地标,其背后都凸显一个关键要素:专业运营团队的核心作用。
他们不同于传统的开发商或政府规划师,而是兼具文化洞察力、商业运营能力和社区营造智慧的“城市价值运营者”和“城市经理人”角色,是能够统筹策划、整合资源、协调各方的“跨界操盘手”,是连接政府、市场、社区的关键纽带。他们的专业能力,正成为城市更新项目能否持续焕发活力的关键变量。
禅城其实已有成功探索。佛山创意产业园便是典型代表,邱代伦运营团队通过“文化+产业”的复合开发理念和精细化运营,将旧厂房打造为年客流量超1500万人次的文商旅综合体,成为佛山城市更新的标杆案例。任围历史文化街区专业运营团队,则坚持“保护+活化”原则,持续通过“艺术介入”活化旧巷古宅,让老街区成为年轻创客的聚集地、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这些案例的共同之处,就是突破传统开发思维,在文化保护、社区友好与商业开发之间找到黄金平衡点。
当前,城市格调提升正从“硬件改造”迈向“软件运营”的新阶段,尤其需要那些能够运筹帷幄、穿针引线的专业运营力量。相较国内外先进城市成熟的运营体系,当前禅城的专业运营力量仍显不足,急需既能解决空间改造问题,又能构建可持续内容生态和商业模式的“城市经理人”团队。
如何培育和吸引更多的“城市经理人”?几个关键维度的制度创新不可或缺:
一是建立“文化价值评估体系”,在土地出让、项目审批等环节,对具有文化创新性和可持续运营方案的团队给予优先考虑或政策倾斜,引导市场重视长期运营价值。
二是设立“城市更新创投基金”,为具有创新理念和潜力的优秀运营团队提供启动资金或风险投资,降低其初期运营风险。
三是引入“专业力量全程参与”机制,借鉴深圳南头古城“总设计师制”、广州“社区规划师”等经验,让专业运营团队或顾问从项目策划初期就深度介入,贯穿设计、建设、招商、运营全链条,成为城市焕新项目的“灵魂操盘手”。
格调焕新进入“下半场”,禅城的目标,是从一个个点线面的精彩蝶变走向整个城市文化生态的繁荣共生。更多具有远见和专业能力的“城市经理人”加入这场实践,禅城有望探索出一条文化引领、更具韧性和生命力的城市焕新之路,为千年古城的永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策划/禅城融媒记者邓磊
统筹/禅城融媒记者郑奕纯、叶小青
撰写/禅城融媒记者叶小青
相关文章
-
格调焕新,谁为禅城操盘商业变现?
核心提示:转眼上半年已过。作为万亿城市佛山,也是中国工业第四城的城市中心,禅城的经济发展备受瞩目。站在年中的时间节点,禅城融媒特别策划推出“年中观察”系列报道,客观反映禅城经济新形势,观察城市中心转型新趋势。敬请垂注。当城市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如何让老城区摆脱“衰老焦虑”,重获新生?作为
2025-08-27 16:20:00
-
沈阳白山立交桥焕新通车
沈阳白山立交桥焕新通车平稳静音,能实时“自我体检”改造一新的白山立交桥。李浩摄8月24日22时,沈阳白山立交桥加固改造工程主线正式通车。记者体验中发现,桥面平坦如新、防撞墙更结实、隔音屏换上了“静音版”,不少司机第一反应是:“这路,开着真顺!”这座沈阳北部交通枢纽的全面升级,不仅带来了驾驶体验的显著
2025-08-26 07:04:00
-
殷商展火热,大运河博物馆“名家讲座”趁热系列上新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主办“中华文明起源”系列特展第二展“看·见殷商”正在火热展出中。此展是继“三星堆与金沙”之后推出的又一现象级展览,该展览自推出以来,凭借其宏大的叙事、珍贵的文物和前沿的策展理念,已成为今年暑期文化领域的一大热点。为深入解读殷商文明的历史内涵,8月23日下午,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联合正阳书
2025-08-25 14:21:00
-
1000小时、近30 个场馆、20万字······13岁林诗晴,“讲活”闽都文化故事
N海都全媒体见习记者 何丹莹/文 受访者供图“大家看这处灰塑,上面的蝙蝠图案可不是随便画的,暗含‘福到’的寓意呢!”周末的三坊七巷,古厝飞檐下满是游人,13岁的林诗晴戴着红领巾,斜挎着扩音器穿梭其间,清脆的讲解声里满是自信。讲得兴起时,她会下意识捋一捋胸前的红领巾,那股熟门熟路的劲儿,引得不少游客驻
2025-08-21 06:06:00
-
神木:多措并举开展绿化养护坚持守护城市生态底色
阳光讯(记者 郑玮 通讯员 邓浩 王涛月)近期,神木市高温不断,雨水充沛,正是城市绿化植被生长旺盛阶段,也是绿化养护的关键时期。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对此进行科学部署,精心组织,指导园林所开展了一系列精细化、专业化作业,确保城市绿带生机盎然,为市民营造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在滨河新区和谐广场旁的道路绿地,伴
2025-08-19 16:53:00
-
寻访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中人(文化中国行·人文观察)
章建根日常巡山途中。富阳区委宣传部供图朱中华进行抄纸工序。朱起杨摄禁捕期结束后,渔民在江上打鱼。人民日报记者 黄超摄《富春山居图》中的一处渔夫形象。富阳区委宣传部供图富春江江景。富阳区委宣传部供图《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以山水为主。其中,点缀着挑柴的樵夫、垂钓的渔夫和徐行的山
2025-08-17 10: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