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晚报4月15日讯(通讯员 胡碧滔)4月11日晚,平江县城北学校内灯火通明,一场以“五育融合·成长护航——构建大质量观下的教育共同体”为主题的家长会在这里举行,二至六年级全体教师与家长相聚一堂,共同为学生的成长之路出谋划策。

活动伊始,家长们依照错峰安排,有条不紊地入校签到。在舒缓的氛围中,学校精心制作的宣传片在教室屏幕上播放,办学理念、教育成果以及学生们缤纷多彩的校园生活一一呈现,让家长们对学校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紧接着,主持人阐述了家校合作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详细介绍了会议流程。
会上,该校法治副校长带来“利剑护蕾 护航成长”主题讲座,围绕两部法律,从家长责任、孩子权利等多方面,强调保护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要点,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也进一步强化了家长们保护孩子的法律意识。
校长刘少锋的讲座站位高远,对“五育融合”与“大质量观”进行了深入解读。刘少锋谈到,“五育融合”绝非是几门学科的简单拼凑,而是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巧妙地融入日常教学,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而构建大质量观下的教育共同体,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携手努力。

班级交流活动环节,将此次家长会的氛围推向了高潮。各班班主任围绕“五育融合”的理念,与家长们展开了深度交流,彻底打破了以往仅关注成绩的单一模式,积极构建家校协同育人的崭新样态。
班主任老师周瑜感慨道:“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努力探索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更好地践行‘五育融合’。组织主题班会、志愿服务活动,看到孩子们在活动里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奉献社会,内心真的特别欣慰。但孩子的成长是一场漫长的旅程,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只有家校紧密配合,才能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严梓宸妈妈也打开了话匣子:“通过这次家长会,我深刻意识到,孩子的成长是多维度的。就像毛齐铭爸爸说的,制定亲子共读计划,培养孩子自主阅读意识;鼓励孩子自主创造,不局限于模仿;不吝啬‘浪费时间’的亲子陪伴,能让孩子更阳光自信,多维发展。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学着给孩子创造更全面的成长环境。”

此次家长会成功搭建起了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让各方在“五育融合”的理念上达成了深度共识。该校也将以此为全新的起点,与家长们携手共进,构建更为紧密的教育共同体,全方位护航学生的成长,助力他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相关文章
-
张文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⑭
张文彬,湖南平江人,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五卅怒火点燃这位15岁少年的革命心,从平江县工农赤卫队到红五军,黄洋界突围显智勇,还当过毛主席机要秘书。西安事变助谈判,香港沦陷救数百志士。被捕后拒医拒降,年仅34岁的他身患肺病又饱受酷刑折磨,在狱中去世,手里还攥着 “誓死不转变”的遗书离去
2025-07-14 22:22:00
-
王方晨《喂,上树!》:轻飏直上的灵魂与下沉的尘世
作者:张艳梅《喂,上树!》刊于《芙蓉》2011年6期。王方晨的小说有种独特的味道。比如《猫样年华》,对历史、现实和生存本质的抵达,荒诞的外形,沉重的思考,是具有穿透力的。这篇《喂,上树!》同样是一种有关存在的寓言化表达。一场大水,老婆婆失去了儿子儿媳,意外地救起一个小婴儿,还有大水冲上岸边的陌生男人
2025-07-14 08:54:00
-
旅途中的最美相遇
天津市蓟州区公乐小学学生参加研学实践活动。学校供图炎炎夏日,天津蓟州研学热潮涌动,行走的课堂火热开启。连日来,天津市蓟州区30余所学校的万余名师生沿着红色文化、历史与地质文化、生态、科普和农事研学等各色主题线路,陆续开启了知识与实践交融的研学之旅。 蓟州区教育局局长徐连旺介绍,当地推出的“百万学生研
2025-07-12 07:20:00
-
深读|暑期文身、穿孔热背后的冷思考:是青春印记还是成长迷途?
进入暑期,社交平台上关于文身、穿孔的话题格外火热,线下文身店接到的询问、预订也明显多了起来。这些在网上备受追捧的“青春印记”,却可能会被现实深深刺痛:激光洗文身留下的难以洗去的疤痕、求职时被拒的无奈、他人异样的目光……当“我的身体我做主”遇上认知局限,当盲目跟风取代独立思考,所谓的“个性表达”,或许
2025-07-11 08:03:00
-
孩子机不离手 老人求助“外援”
本报讯(记者 李涛)放暑假了,爷爷看护孩子。可接连两天,老人发现小孙子一天到晚就是玩手机,多次劝说无果,只好向网格员求助。7月7日,在网格员的耐心开导下,11岁的男孩将手机交由老人保管,并规划了假期安排。 67岁的刘大爷住在和平苑小区,儿子、儿媳每天要上班,7月6日一放暑假,老人就把孙子接到自
2025-07-11 07:23:00
-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
本报北京7月9日电 (记者吴月)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公布第三批2926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试点周期为两年,自2025年6月起至2027年6月止。《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指南》同步发布,要求推动在校园内配备急救和急救教育设施设备,
2025-07-10 08: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