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日报》(2025年4月6日1版)。
日前,赤峰市红山区召开婚俗改革暨婚庆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40余家婚庆行业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围绕婚俗改革推进成效、婚庆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深入探讨。
红山区是国家及自治区级婚俗改革双重实验区,2024年被民政部列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典型。近年来,红山区通过党建引领破题,以惠民服务立本、以产业融合赋能,构建起婚俗改革与婚庆产业协同发展的创新格局。
在婚俗改革推进过程中,红山区将其纳入基层治理“一盘棋”,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并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考核。40多个成员单位、企业和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为顺利推进各项工作提供坚实有力保障。
围绕打造综合性服务基地,红山区重点建设了乌兰哈达婚庆公园。该公园占地460多亩、总投资1.4亿元,园内设有1800平方米的红山区婚姻登记中心、1600平方米的婚姻家庭文化展馆、220平方米的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和460平方米的婚姻家庭社会组织实践园。不仅如此,公园内还打造了“1314”情诗长廊、室外颁证广场、幸福林、同心林和各类网红打卡点。公园集婚姻登记、婚姻家庭教育、青年教育、党建研学、青年交友、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于一体,进一步打响“爱在红山”城市品牌,助力新型婚育文化的培育,推动“甜蜜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多元突破,红山区积极探索实施婚姻登记中心全年无休工作机制,累计在休息日、好日子服务8600人次;设立“办不成事受理窗口”,跨部门解决群众诉求400多次;开放涵盖“党建引领”“家风家训”“中华婚俗”“时代新风”4个功能展厅的婚姻家庭文化展馆,累计接待4万多人次参观;拓展婚姻家庭社会组织实践园服务平台,利用红山文化博物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文化基地,累计开展联谊交友、集体颁证、集体婚礼等活动50多场次;坚持将移风易俗工作一以贯之、全面推进,与辖区大型酒店宾馆签署《不大操大办承诺书》120多份,与新人签署《婚事新办承诺书》1.7万多份,涌现出“零彩礼”家庭439个。
此外,红山区还推进“婚庆+文旅”“婚庆+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借助乌兰哈达婚庆公园和公园式婚姻登记中心的流量优势,吸引120多家婚庆企业入驻,打造“一站式”婚礼消费新模式,累计为新人节约开支380余万元。此外,红山区大力引导婚庆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建设红山区婚俗改革示范区综合提升工程,提升婚庆服务的内涵与价值,推动“婚庆+”产业朝着专业化、集聚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当下,红山区持续发力,积极推进婚俗改革与婚庆产业的发展,全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甜蜜经济”。红山区正向着争创5A级婚姻登记机关和国家婚俗改革示范区的目标迈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来源:《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编辑:沙志媛
编审:赵宗杰
终审:刘畅
总监制:肇慧茹
相关文章
-
农大专家回访“头雁” 赋能霞浦产业振兴
【来源:霞浦新闻网】近日,霞浦县结合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培育工作及“头雁”导师团队年度回访、福建“头雁”项目导师现场指导工作,深入开展“宁聚英才 智汇闽东”系列人才活动。8月10日-20日,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头雁”导师团队赴宁德市福鼎市、福安市、古田县、霞浦县等地,对当地“头雁”学员开展
2025-08-19 17:38:00
-
滕州打造储能产业集群发展样板
本报滕州讯 近日,滕州金坡200MW/400MWh储能电站等3个锂电池储能调峰项目和1个调频储能项目列为2025年度新型储能入库项目,展现出项目推进快、产业集聚度高、发展质效优的态势。近年来,滕州聚焦新型储能产业赛道精准发力,构建起了龙头企业牵引、创新平台支撑、应用场景驱动的产业生态体系。滕州创新出
2025-08-15 10:03:00
-
白洋淀上|“初相识”看引力 “常相伴”靠合力
在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内,有两家企业仅用三个月时间,与雄安从“初相识”到“常相伴”——以隐私计算与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的洞见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初把“家”从北京搬到雄安;去年12月第一次来访雄安的华清智言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3个月后便将10人的核心团队从南京迁至雄安。为什么来雄安?两家企业负责人给出了
2025-08-11 08:00:00
-
有人在景区挖“玛瑙和黄金” ,官方回应
据内蒙古乌兰察布融媒体消息,近期,网传视频显示有人携带铲子在乌兰哈达火山群区域挖掘,声称发现“玛瑙和黄金”。对此,乌兰察布市自然资源局正式回应并明确:不存在黄金矿藏,当地不具备黄金成矿条件。“挖掘行为会在地表留下坑洞,严重破坏脆弱的草原生态,每一处伤痕都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恢复。”上述提示呼吁游客,“
2025-08-10 21:28:00
-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青海外贸逆势“突围”, 激活高原经济增长新动能
编者按今年上半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结构调整、质量提升、效益增进上精准发力,推动全省经济实现平稳运行,发展韧性持续增强,民生保障扎实有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即日起,本报推出“青海经济年中观察”系列报道,精准把握经济新脉动,
2025-07-26 08:35:00
-
聚焦“两高四着力”加快副中心建设系列报道之一|满目生机日争新——南阳市加快高质量发展走笔
河南华纬弹簧有限公司车间内,流水线上的钢丝在工业机器人的操控下快速转变为弹簧。 张兰 摄经济运行质效齐升,发展活力持续迸发,创新质量显著提升……一项项成就、一串串数字,饱含着底气、信心与希望,展示着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拼搏争先的精神风貌,见证着南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全力做大经济总量,
2025-07-21 08: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