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车展上,聚光灯重归“技术创新”。在智能化技术不断涌现的另一边,新能源汽车的补能方式,包括超快充、换电两种主要补能路径,同样成为技术创新的关注焦点,且涉及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至乘用车和商用车两个领域。
在超充补能路线上,华为再度出手,面向重型卡车物流领域,推出全液冷兆瓦级超充产品,最大充电电流2400安培,最大功率1.5兆瓦,每分钟补给20度电,15分钟充满一辆电动重卡(约300度电池容量),掀起新能源商用车超充技术的讨论。
而在乘用车领域,超充的技术路径已被多家车企、供应商竞相押注。去年,华为已经针对乘用车发布液冷超充技术,宣称“充电1秒续航1公里”。今年3月,比亚迪基于超级e平台的兆瓦超充技术,将多款新能源车的充电峰值功率拉入1兆瓦,宣称“充电5分钟、续航里程400公里”,普惠超充技术,引起业内对新能源乘用车超充技术的关注。
与此同时,换电的补能方式同样与超充并驾齐驱,蔚来汽车、宁德时代等企业已经布局了换电业务。本届车展上,宁德时代已与5家车企共同发布10款巧克力换电新车型,实现超充电池、换电业务两手抓。
超充还是换电?
如何快速为新能源车补能的痛点,一直伴随着新能源车的发展历程,也是新能源车技术创新的迭代焦点。3月下旬,比亚迪亮出的兆瓦超充技术再次掀起新能源乘用车补能热议。比亚迪方面称,基于该公司超级e平台研发的车型,在最大峰值1000伏电压1000安电流下,闪充电池充电功率最高可达1兆瓦,充电倍率达到10C,实现车辆充电5分钟、续航里程400公里,未来预计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超4000个兆瓦闪充站。
而在去年,华为的液冷超充技术也已经达到了最高峰值1000伏电压,且计划在2024年底,布局600千瓦全液冷超级快充超过10万根。
今年,多家新势力、新能源车企的新车发布会上,充电倍率5C、充电峰值800伏~1000伏等关键词出现在大屏幕宣传PPT中,行业中关于超充话题的热度仅次于智能化。
比如,新款小鹏G6和G9将5C超充拉入18万元级别的车型即引起了某些质疑。对此,小鹏汽车动力总成高级总监顾捷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小鹏G6和G9两款车型的超充可以做到10分钟补能450公里。他表示:“有些企业做不到,是能力问题需要赶紧提升,但这不代表其他家5C不是真的。小鹏超充计划今年新增1000座充电站,且向所有新能源车型开放。”
2025年上海车展上,小鹏汽车新款P7+也推出了5C超充版本,持续将超充向更广阔的20万元级别市场挖掘机会。根据小鹏汽车对2027、2028年补能格局的研究,预测下⼀阶段纯电动车补能的目标是与燃油车加油的速度持平。小鹏汽车P/G系列产品负责人Nick认为,后续行业的发展不仅是比拼从10%补能至80%的充电效率,可能会进一步延伸至80%到90%、90%到100%充电效率的全方位比拼。
比亚迪相关人士则告诉记者:“超充突破兆瓦级别,从纯技术角度并不是难事,难点在于车辆端也需要有能够匹配兆瓦充电的硬件,比如大功率充电下电池的散热能力等。此外,在成本方面,配置‘储能+兆瓦超充’的单个超充站成本超过10万元,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和合作伙伴一起运营超充站,实现共赢。”
光大证券研报认为,比亚迪的兆瓦超充或引发车企分化,具备全栈自研能力的厂商(如小鹏、理想)需加速高压平台布局,而依赖单一技术的中小企业可能被淘汰。同时,充电桩、电网储能配套需求爆发,光储充一体化方案或成超充站标配。预计到2026年底,国内支持高压快充的车型市场保有量将超1300万辆。
另一层面,换电补能的方式也被部分主机厂看好。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谈及对充换电的看法时表示:“充电和换电并不对立。蔚来的补能形式也是多样的,一直坚持的是可充可换可升级,目前换电站布局了3268座,覆盖全国900多个区县。也已布局了750千瓦液冷超快充站,拥有26000根充电桩。”
但李斌称,从速度和体验上,换电站目前优于充电站,蔚来最新一代换电站的换电速度已达到2分24秒。他认为,频繁使用超快充对电池寿命的影响也需关注,包括电池频繁超快充后的容量、可靠性以及超充桩频繁使用的可靠性等,而换电站的稳定及电池慢充带来的健康状态是经过验证的。
作为蔚来汽车合作方的宁德时代则有着自己的生意经。一方面,宁德时代发布了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峰值充电倍率接近12C,超越比亚迪闪充电池的10C,峰值充电功率超过1.3兆瓦,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超520公里”。另一方面,宁德时代就换电领域的合作,推进对蔚来能源不超过25亿元的战略投资。本届上海车展上,宁德时代还与一汽、长安、北汽、奇瑞、广汽五大车企共同发布10款巧克力换电新车型。超充和换电,宁德时代都不想落下。
拓展商用车补能路径
乘用车充换电路径的讨论也蔓延至商用车。华为数字能源总裁侯金龙表示,中国燃油重卡存量900万辆,每年燃油费用约2.4万亿,碳排放量7亿吨,占到公路交通排放的54%。重卡电动化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降碳,也会成为液冷兆瓦级超充下一个重点场景。
“重卡电动化的普及难点在于补能、充电慢、网络不健全等。当前电动重卡的应用要从封闭场景走向全场景,就需要大倍率、高容量动力电池,和兆瓦级大功率充电。”侯金龙表示。
为了进一步普及商用车领域的兆瓦超充补能,华为超充联盟2.0正式成立,东风商用车、江汽集团、北汽重卡、庆铃汽车、广汽领程等车企参与其中。根据规划,华为将与合作车企在2025年规划研发30~50款车型。
根据此前的消息,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充电网络全球业务总裁刘大伟表示,预计未来十年商用车充电量将从300亿度提升近二十倍。华为数字能源计划在2025年在全国打造超100条兆瓦级超充物流干线。他认为,超充场站用地面积更小,且设备投资和运维成本也更低,因此综合成本将比换电节省近一半,更值得在重卡领域推广应用。
巨湾技研总裁裴锋则表示,商用车是典型的“生产工具”,时间成本直接影响运营收益。其中,重卡对补能效率的需求尤为迫切。传统快换模式初期占比达60%~70%,但超快充技术凭着“即充即走” 的灵活性和更低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后来居上。
裴锋称,当前行业在超快充领域的挑战在于基础设施覆盖与产能适配:三四线城市超充桩布局需加速,同时超快充电池的材料配方、生产工艺与普通电池差异较大,需推动产线技术升级。
针对重卡充电需求,星星充电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释放液冷超充2.0,与华为液冷超充类似,可实现双枪2400安电流输出,可在10分钟内完成重卡80%补能。广汽商用车选择与广汽能源合作,计划在2025年新增投资建设1000个充电桩,2030年达成万桩计划。
对于新能源商用车选择充电还是换电路径,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副中心长李智近日在2025商用车产业发展大会上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目前商用车产业发展的情况,充换电路径将继续并行向前。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苏波则认为,商用车电动化产业不应过度区分技术路线,推动充换电技术路线共同发展。
相关文章
-
华为、比亚迪持续加码兆瓦超充,新能源车补能路径再引争论
2025年上海车展上,聚光灯重归“技术创新”。在智能化技术不断涌现的另一边,新能源汽车的补能方式,包括超快充、换电两种主要补能路径,同样成为技术创新的关注焦点,且涉及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至乘用车和商用车两个领域。在超充补能路线上,华为再度出手,面向重型卡车物流领域,推出全液冷兆瓦级超充产品,最大充电电流
2025-04-27 18:59:00
-
麻阳河保护区借数字技术,护野生动物家园!
4月23日,以“数字赋能生态保护,团青共建绿色家园”为主题的自然教育活动在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50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在保护区工作人员带领下,通过数字技术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4月23日,50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在保护区工作人员带领下,通过数字技术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野生
2025-04-26 14:26:00
-
勇做数媒融合“弄潮儿”,学界业界专家分享交流网络传播创新创造经验成果
水袖轻翻,昆曲悠扬;园林叠翠,光影流转。4月25日,一部运用AI最新技术的文化传播光影秀,为2025紫金网络传播创新大会暨江苏省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议题设置发布活动拉开了帷幕。在数媒融合的当下,网络传播如何勇立潮头、破局出圈?现场,来自全国的学界业界专家共聚一堂,以主题分享、跨界对话以及案例交流等
2025-04-26 08:02:00
-
AI助力,实现更有效率的司法正义
【资政场】作者:劳佳琦(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近日,DeepSeek火爆出圈,让人们的眼球聚焦人工智能(AI),人们切身感受到AI技术给工作生活带来的高效便利,并思考AI的更多可能性。在司法领域,AI技术的更新迭代让我国司法审判工作智能化水平大大提升。早在2016年,一款名为“睿法官”的智能研判
2025-04-26 05:32:00
-
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开拓具身智能等应用
4月24日,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举行《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调研报告(2025)》(下称“报告”)发布会。南都记者从会上获悉,此次调研发现,广东AI领域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全国第一。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过1500家。与此同时,广东也在
2025-04-25 12:29:00
-
上海:支持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加快授权
4月22日,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上海市政府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有关情况。上海支持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通过专利快速预审通道加快专利授权。(中国汽车报)
2025-04-24 1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