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今年的牡丹花王美到开挂!山东这座城把春日浪漫“炼”成超级IP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2:43:00    

今年的牡丹花王,终于来了!

4月8日,“花开盛世”2025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全国牡丹赛花会金牡丹奖颁奖仪式举行,菏泽诚美花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参赛作品“雪映桃花”获得“金牡丹奖”。

“一树繁花光彩照人,这棵牡丹太漂亮了”“啧啧,没想到盆栽牡丹能开这么多花”……4月8日,在曹州牡丹园国色芳华厅全国牡丹赛花会现场,广大游客围在一棵花开似锦的大株牡丹前,赏花、拍照。“这棵牡丹名叫‘雪映桃花’,今年花开60朵,花期可以持续15天。”面对广大游客的赏花热情,菏泽诚美花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李洪勇向游客讲解道。

4月7日,“花开盛世”2025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全国牡丹赛花会开幕。据悉,本届赛花会市外报名人数首次超过市内,共收到14个省市125家单位的718件作品,参赛区域广、参赛企业多,参赛品种靓,生动诠释了“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的美艳绝伦,让更多牡丹精品、芍药名品在菏泽争芳竞艳。

从千年牡丹文化的梳理与传承,到全产业链开发,菏泽正以一朵牡丹花为支点,撬动“中国牡丹之都”的品牌升级之路。

一部牡丹谱,千年文明史

开幕式上,《菏泽牡丹谱》的发布成为焦点。

这部由菏泽市政协牵头编纂的典籍,历时一年完成,系统收录了菏泽市九大色系、十大花型、1308个牡丹品种,填补了国内牡丹系统性研究的空白。书中不仅为牡丹历史提供了翔实的文献佐证,更为菏泽牡丹产业的创新、育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将有力推动菏泽牡丹产业的持续繁荣,为打造“中国牡丹之都”城市品牌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据了解,《菏泽牡丹谱》的编纂团队汇聚了文化学者、植物学家、花农群众和权威专家等多方力量,形成了一个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项目团队,既保留民间智慧,又注入现代科学体系,确保了牡丹谱的权威性和全面性。目前,该书已赠予市图书馆、菏泽学院等7家单位及河南、甘肃等牡丹主产区代表,推动跨区域文化共享。

除了典籍的编纂,菏泽还积极推动牡丹文化与非遗技艺结合,并通过加大扶持等一系列举措,鼓励传承人研发更加多式多样的文创产品,并通过技能培训等举措,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文化饭”。

惟妙惟肖的面塑,以精湛手法塑造牡丹百态;鬼斧神工的蛋雕,于微小蛋壳展现牡丹神韵;浑然天成的根雕,借天然根材勾勒牡丹风姿……近年来,瞄准牡丹文化品牌塑成,菏泽大力发展培育牡丹文创产业,以剪纸、刻瓷、面塑等为代表的一批牡丹文创产品走俏市场,借非遗之力,让牡丹文化更加广为流传。

“吃干榨净”一朵牡丹,需要分几步?

牡丹产业的纵深发展,是本届赛花会的另一大亮点。菏泽牡丹区依托1200余个品种的资源优势,开发出牡丹籽油、花蕊茶等深加工产品,并通过牡丹文化旅游节、主题艺术展等活动,构建“文旅+产品”双轮驱动的产业生态。

四月,桃李芬芳未尽,牡丹接天连地盛开。花开之际,走在各大牡丹园,展位售卖的牡丹糕点、冰糕等产品凭精美造型吸睛,有的将牡丹层层叠叠的花瓣形态完美复刻,有的在糕体上精心雕刻了立体牡丹。这些巧思为游客带来味觉视觉双重体验的同时,也为提升牡丹产业附加值注入活力。从牡丹食品的推出,不难洞见菏泽由牡丹单一种植到全链发展的决心与智慧。

从文人墨客笔下的“国色天香”到实验室里的“分子密码”,菏泽正通过全面开发牡丹价值,让一朵花成长为一条产业链。

“牡丹浑身都是宝。”菏泽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防认为,牡丹不仅是菏泽的文化符号,更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无论在科研还是实践层面,一朵花的价值边界,永远在突破想象的路上。牡丹花蕊可以做花蕊茶,牡丹鲜花做鲜花茶,牡丹籽能压榨牡丹籽油,可加工成食品、化妆品,牡丹的茎、叶可以提取黄酮以及牡丹酚等,牡丹的根也可作为中药材……

“吃干榨净”一朵牡丹。在龙池牡丹实业有限公司,牡丹花蕊被制成牡丹茶,从脱敏杀青、烘焙,到除杂、分拣、包装,流水线一气呵成;在天宝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牡丹鲜花中水溶性活性物质与高纯度精油的高效同步提取;在菏泽市中花生物数字化车间里,从牡丹根皮提取,到牡丹花蒸馏,再到牡丹化妆品生产,各个环节紧密相连……

整合牡丹全产业链资源,牡丹区将牡丹从单一观赏发展到集培育种植、加工销售、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依托牡丹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9家,引进院士工作站、牡丹研究院等科技研发平台26个,已完成科研成果80余项。

一朵牡丹绽放出“花样经济”。截至目前,菏泽各类牡丹生产、加工、出口企业有120余家,生产的11大类、260余种牡丹深加工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牡丹产业年直接带动就业逾10万人,间接带动就业超50万人。

从菏泽牡丹的文化厚度,到衍生品全产业链的产业广度,菏泽正将牡丹从单一观赏符号升级为城市综合品牌。牡丹赛花会不仅是技艺比拼,更是产业融合的试验场。未来,菏泽或将以“牡丹+”模式,继续探索牡丹文化传承新场景,让千年牡丹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华。

资料来源:新华社、牡丹晚报、农村大众、大众网等

(大众新闻编辑 吕继萌 策划 单青)

相关文章

  • 重磅剧透!27场全是“顶流”,还有“惊喜盲盒”

    好剧连台,华彩江城。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灵动长江”舞台艺术精品展将于2025年9月13日至10月25日在江城武汉举办。届时,共17部剧目、27场展演矩阵将在湖北剧院、洪山礼堂、琴台大剧院、湖北戏曲艺术中心、武汉剧院等剧场进行。“灵动长江”舞台艺术精品展以中宣部文艺局、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为指导单位

    2025-09-08 14:37:00

  • 多部门联合主办津派文化讲述活动

    【来源:今晚报】内容提要:日前,天津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天津市少年宫)师生在“知天津、爱天津、扎根天津、建设天津”津派文化讲述活动中唱响经典,一曲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展示着优秀文化在新时代青少年群体中得以传承。 日前,天津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天津市少年宫)师生在“知天津、爱天津、扎根天津、建

    2025-09-07 09:15:00

  • 中国银行郑州文化支行举办“认证贷”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政企对接会

    【大河财立方消息】日前,中国银行郑州文化支行与惠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举办“认证贷”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政企对接会,吸引了30余家企业代表参会。活动现场,中国银行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认证贷”等普惠金融产品,重点讲解了其适用范围、额度期限和申办流程,旨在针对性解决小微企业资产规模小、抵押物不足等融资难

    2025-09-04 18:07:00

  • 这就是呼伦贝尔|传承

      在辽阔壮美的呼伦贝尔,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延续传承的璀璨文化,如同古树的年轮,层层累积,又随着河流的记忆,被一一收藏。  红色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森林文化、戍边文化,多元文化在这里相交相融。  传承,是呼伦贝尔永不熄灭的星火,带给这片绝美之境生生不息的力量。来源:内蒙古日报编辑:张金峰编审:

    2025-09-01 10:59:00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来天津听一场桥边音乐会!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8月31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举办这座因河而兴中西交融的城市正以开放包容之姿迎接八方来客当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天津以桥为纽带以音乐为语言向世界传递“和合共生”的文明理念谱写出一曲流动的城市诗篇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六百年的漕运码头让天津的血液里流淌着水的灵动与桥的坚韧值此

    2025-08-31 16:14:00

  • 2025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推进会开幕 于海田出席并致辞

    8月31日上午,2025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推进会在济南开幕。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出席并致辞,省委台办主任张连三主持。于海田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近年来,济南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各项惠台政策措施,加快规划建设全国唯一以新旧动能转换为

    2025-08-31 15: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