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行装再出发,绘就旅游新画卷。4月11日上午,肇庆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明确了建设旅游强市的新蓝图和新愿景,全面吹响了加快文旅振兴、重塑肇庆旅游新辉煌的奋进号角。
一城山水半城湖,
天工造物落人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肇庆是广东旅游的排头兵,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众多“国字号”荣誉,“来广东必游肇庆”成为当时的真实写照。近些年,肇庆旅游不断焕发新活力——七星岩“卧佛含丹”、鼎湖山“问鼎祈福”、“小鸟新天堂”火爆“出圈”,岩前半岛、紫荆西堤、宋城骑楼街成为网红打卡地,肇庆马拉松、“环星湖啤酒嘉年华”精彩绽放,星湖春景、广府文化庙会频频亮相央视,全市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呈现逐年递增态势,2024年接待游客首次突破2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200亿元,肇庆文旅名城名片不断擦亮。

△肇庆发布特约摄影师 梁亮 摄
旅游是链条长、拉动效应强的产业,是促消费和改善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家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广东正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作为大湾区主体城市,肇庆“山水之秀”得天独厚,有桂林之山、西湖之水;“文脉之深”可溯千年,是广府文化和粤语的重要发祥地;“湾区之利”锦上添花,区位优越、市场巨大,发展旅游大有可为、前景广阔。肇庆应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向新向优再出发,推动老景区焕新、新业态更新、农文旅体同兴,建设更具特色、更有影响力的旅游强市,成为游客向往的魅力之城、文化之城、诗意之城。

△肇庆发布特约摄影师 罗馨如 摄
向新向优再出发
让“星星点点”变“系统谋划”
大会提出,全力把肇庆打造成全国知名山水旅游胜地、岭南气派历史文化名城、粤港澳大湾区休闲度假大花园,成为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重要组成部分,并系统提出打造“三核三带八节点”旅游大格局。
点上做强七星岩、鼎湖山、府城文化街区等核心景区,发挥“强核效应”,吸引更多人流量。

△肇庆发布特约摄影师 梁亮 摄
线上把西江、贺江、绥江等沿线旅游资源串珠成链,打造成为绚丽彩带。

△张彬池 摄
面上发挥特色优势,让八个县(市、区)“八仙过海”、各展风采。一幅“全域可游、美景连片、如诗如画”的文旅新画卷,正在肇庆大地徐徐铺展开来。

△赖家乐 摄
向新向优再出发
让“走马观花”变“养马种花”
当前,旅游消费正从景点观光向休闲度假、深度体验转变,只有开发新场景、推出新产品,让风景有“看头”、项目有“玩头”,才能激发新活力。要做好“旅游+”文章,推动农文旅体融合发展,打好广府、砚玉等“文化牌”,拓展农耕体验、特色旅拍等,让肇庆“山水讲故事、文化会说话”。如今,小众目的地的“松弛感”和“烟火气”成为游客出行新选择,要开发春日赏花、避暑消夏等“四季”旅游产品,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场景,拿出丰富的“旅游大餐”满足不同受众口味,让游客在肇庆慢下来、留下来、玩个够。

△四会玉博城。罗炳昆 摄
向新向优再出发
让“一枝独秀”变“春色满园”
七星岩、鼎湖山作为全市的龙头景区,要在文旅振兴中“挑大梁”,加快提质升级步伐,积极引入光影秀、非遗展演、主题夜市等新业态,实现从“看山看水”向“游山玩水”转变。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各地要因地制宜打好文旅特色牌,打造一批有亮点、聚人气的旅游项目。同时,将各地景区景点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打造绚丽光彩、丰满立体的千里旅游画廊,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肇庆新区砚阳湖公园。图源 肇庆新区发布
向新向优再出发
让“内秀慧中”变“出圈出彩”
现代旅游呼唤思维转换、模式更新,需要“点石成金”的转化能力。要建好“硬设施”与优化“软服务”并重,全链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游客营造方便、有序、安全的旅游环境,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要用好宣传推介这支“金话筒”,强化“线上”引流增量,注重“线下”营造氛围,让“有颜有料”的宝藏肇庆走上更大的舞台露脸亮相,把“流量”变为“留量”。

△肇庆站。肇庆发布廖文奕 摄
目标已明确,号角已吹响,
关键是坚定信心、真抓实干。
只要全市“一盘棋”、上下“一条心”、
铆足“一股劲”,
朝着加快建设旅游强市的目标持续用力,
就一定能够重塑肇庆旅游新辉煌!
相关文章
-
这就是呼伦贝尔|传承
在辽阔壮美的呼伦贝尔,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延续传承的璀璨文化,如同古树的年轮,层层累积,又随着河流的记忆,被一一收藏。 红色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森林文化、戍边文化,多元文化在这里相交相融。 传承,是呼伦贝尔永不熄灭的星火,带给这片绝美之境生生不息的力量。来源:内蒙古日报编辑:张金峰编审:
2025-09-01 10:59:00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来天津听一场桥边音乐会!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8月31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举办这座因河而兴中西交融的城市正以开放包容之姿迎接八方来客当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天津以桥为纽带以音乐为语言向世界传递“和合共生”的文明理念谱写出一曲流动的城市诗篇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六百年的漕运码头让天津的血液里流淌着水的灵动与桥的坚韧值此
2025-08-31 16:14:00
-
格调焕新,谁为禅城操盘商业变现?
核心提示:转眼上半年已过。作为万亿城市佛山,也是中国工业第四城的城市中心,禅城的经济发展备受瞩目。站在年中的时间节点,禅城融媒特别策划推出“年中观察”系列报道,客观反映禅城经济新形势,观察城市中心转型新趋势。敬请垂注。当城市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如何让老城区摆脱“衰老焦虑”,重获新生?作为
2025-08-27 16:20:00
-
殷商展火热,大运河博物馆“名家讲座”趁热系列上新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主办“中华文明起源”系列特展第二展“看·见殷商”正在火热展出中。此展是继“三星堆与金沙”之后推出的又一现象级展览,该展览自推出以来,凭借其宏大的叙事、珍贵的文物和前沿的策展理念,已成为今年暑期文化领域的一大热点。为深入解读殷商文明的历史内涵,8月23日下午,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联合正阳书
2025-08-25 14:21:00
-
身患阿尔茨海默症的游客走失 四川茂县警民昼夜搜寻成功救援
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 图据茂县公安8月20日下午,一名身患阿尔茨海默症的游客在阿坝州茂县凤仪镇走失。茂县公安情指中心立即启动“情指行”一体化高效运行机制,与社会群防力量协同,经过一昼夜搜索,成功救援该游客。据介绍,8月20日17时56分,茂县公安局接到游客杨某报警,其妻子胡某,于当日15时许在凤仪镇
2025-08-23 17:19:00
-
1000小时、近30 个场馆、20万字······13岁林诗晴,“讲活”闽都文化故事
N海都全媒体见习记者 何丹莹/文 受访者供图“大家看这处灰塑,上面的蝙蝠图案可不是随便画的,暗含‘福到’的寓意呢!”周末的三坊七巷,古厝飞檐下满是游人,13岁的林诗晴戴着红领巾,斜挎着扩音器穿梭其间,清脆的讲解声里满是自信。讲得兴起时,她会下意识捋一捋胸前的红领巾,那股熟门熟路的劲儿,引得不少游客驻
2025-08-21 06: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