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4月22日电 走进山西省原平聚满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基地大棚内,养殖池、给排水管道、供氧管道有序分布……,技术员李志刚正拿着纱网,检查虾苗的生长情况,在他的身后,一群身穿红马甲的电力员工正在检查供氧气设备,了解养殖户的用电需求。

南美白对虾是全球对虾养殖规模最大、产量占比最高的对虾,原产于中、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等热带海域。2024年,敢闯敢干的原平人李志刚,毅然跑到江苏学习养虾技术,准备在北方的原平市搞南美白对虾养殖,学成归来后,他瞅准了弓家庄村的种植大棚,建起了7个高位池和2个生化池,专心致志地搞起了他的养殖项目。
“虾的生长温度为25度到30度,在大棚内养殖,相当于为池塘搭建了一个温室,一年四季均可放苗、生产。在养殖中,池塘的供氧非常重要,遇到停电,高密度的种苗就会因缺氧气而死亡,我之所以能养殖成功,离不开电力员工的帮助,他们经常来为我们检查变压器和大棚内电力设备,从未停过一次电,我真的很感激他们。”技术员李志刚高兴地对前来服务的共产党员吕春雨、赵建军说。

“南方的虾儿在我们原平找到了新的家园,而且养殖成功了,生产的白对虾供不应求,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好事,同时也给我们的电力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保证基地的电力供应,除日常的巡检服务外,我们还为基地提供了应急电源服务,一台30千瓦的应急发电机随时待命,遇到停电现象,可以迅速启动应急电源,保证种虾的用氧需求。”国网山西原平市供电公司王家庄供电所所长李永胜表示。
从“南方海水养殖”到北方“经过科学配比,形成海水水质养殖”,从传统粗放的“靠天吃饭”到“高位池集约化、工厂化养殖”,原平虾农的养殖在不断升级。在回访中得知下一步基地计划再造5个养殖大棚,扩大养殖的数量,实现一年四季有鲜活、无污染的对虾上市,丰富我们北方人的餐桌。原平市供电公司负责人表示,继续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保证产业的正常用电,让“虾经济”更好地带动乡村经济的振兴。(完)
(裴东荣)
相关文章
-
山西省出台措施强力支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孙轶琼)为加快新时代山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日前,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西省支持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旨在聚焦文物保护利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重点项目为载体,全面加强保护传承利用,多渠道、高水平、全方位支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支持考古发掘。
2025-07-16 07:33:00
-
云南澄江:电力赋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位于云南省澄江市,博物馆收藏了珍贵的古生物化石和现生动物标本5万余件。守护这些世界自然遗产,需要一条永不中断、精准调控的“生命线”。这条生命线,正由南方电网云南玉溪澄江供电局以创新与担当精心织就,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电力保障。澄江供电局的工
2025-07-12 11:14:00
-
7-8月最凉快的避暑胜地,均温20℃,忙累了,就去小住几天!!
炎炎夏日,大多数城市都在经历高温的“烤”验,被热浪裹挟得透不过气来时。山西却凭借夏季平均最高气温26℃成为“避暑胜地”。不仅让人冻出了颤音,甚至连空调都很少派上用场,还有人回到山西后,都不想回到上海再面对那酷热难耐的天气……那么,山西为什么会如此凉快?我们一起看看它是如何开启“避暑外挂”的!山西的降
2025-07-07 16:54:00
-
千年布达拉宫催热拉萨“观景经济”
中新社拉萨6月23日电 题:千年布达拉宫催热拉萨“观景经济”作者 赵朗 卢鑫“我是1995年来到西藏拉萨的,那时布达拉宫周边全是小瓦房,和布达拉宫留念的唯一方式是通过照相馆在广场拍照。”谈及过往,在拉萨经商30年的周永福颇为感慨,后来很多游客喜欢拿着印有布达拉宫图案的50元人民币在观景台与布达拉宫“
2025-06-23 21:24:00
-
东西部协作结硕果 红合携手谱新篇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由天津市红桥区对口帮扶合水县。9年来,红桥区与合水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相关会议、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合水所需”和“红桥所能”,投入帮扶资金3.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74个,在电子商务、现代农业、
2025-06-16 17:28:00
-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熟人网格”开启网格化服务新范式
来源:台海网台海网6月13日讯(记者 李立宇 通讯员 肖逸萱)“有了你们这些老熟人,一通电话就解决了我们的难题!”6月10日,厦门市芙蓉苑小区的物业主任和居民对前来检查线路的供电人员连声称赞。这份赞誉,源于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湖里供电分部创新推行的“熟人网格”服务模式。“熟人网格”将专业电力服务深度融入
2025-06-13 0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