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于诗影间,邂逅潍坊。潍坊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潍坊的风光,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当诗词遇上影像,就如同开启了一扇通往潍坊灵魂深处的大门。
从古老的东夷文化起源,历经岁月变迁,这片土地孕育了无数仁人志士,也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那些墨客文人,或漫步街巷,或凭栏远眺,思如泉涌,挥笔写下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赞美。他们的诗词,是潍坊历史文化的生动注脚,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这里的眷恋、对生活的感悟,历经千年仍能触动我们的心灵。
春日,沂山的漫山遍野繁花似锦,仿佛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夏时,莱州湾的海浪翻涌,展现出磅礴的气势;秋天,石门坊的红叶似火,层林尽染,宛如诗意的梦境;寒冬,峡山的湖面在阳光照耀下,平静得像一面巨大的镜子,静谧而美好……几乎在潍坊的每个角落,都能找寻到美妙的色彩。这些迷人的景色,通过镜头被定格成一张张珍贵图片,成为更好潍坊的生动记录。
《诗“画”潍坊》,诗词与美片相互交融,彼此映衬。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能够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他们彼时彼刻的心境。而一张张美图,则让诗词中的意象变得鲜活可触,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可更加直观地领略潍坊的魅力。一起走进潍坊,在诗影交织的世界里,来一场跨越时空的浪漫相遇,感受她的绝代风华。
《潍县竹枝词》
三更灯火不曾收,
玉脍金齑满市楼。
云外清歌花外笛,
潍州原是小苏州。












大众拍客 陈佳

大众拍客 范成峰



大众派克 付鹏



大众拍客 高超


大众拍客 九天云路

大众拍客 谭圣杰


大众拍客 桃子









大众拍客 王菁







大众拍客 王振宇




大众拍客 星空荷
三更灯火不曾收:
描绘潍县夜市繁华,灯火通明至深夜。三更(约凌晨1点)仍见市井喧嚣,侧面反映商业经济活跃。这种“不夜城”景象与苏州的繁荣相似,故有“小苏州”之称。
玉脍金齑满市楼:
“玉脍”指切如薄玉的鱼片,“金齑”为金色调味料,二者合称代指珍馐美馔。此句通过饮食文化展现市井富庶,潍县美食街至今仍保留朝天锅、大虾面等特色,印证诗中“满市楼”的盛景。
云外清歌花外笛:
听觉与视觉交融:远处歌声与近处笛声交织,花影摇曳中更显诗意。此句既写娱乐生活的丰富(如戏曲、音乐),也暗含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潍州原是小苏州:
点睛之笔,将潍县比作苏州。苏州是江南经济文化中心,此喻既赞潍县富庶,也暗示其兼具南北交融的独特气质。郑板桥任潍县县令时,曾推动灾后重建,诗中自豪感可见一斑。
此诗突破传统题材,不同于杨柳枝词的闺怨主题,将视角转向市井民生;语言通俗化采用方言俗语(如“不曾收”),增强地域文化辨识度;诗画互文性,诗句构图如年画,体现郑板桥“诗书画一体”的艺术主张。
这首诗作于乾隆年间潍县灾荒前的鼎盛期,既展现了古代城市文明的辉煌,也为今天潍坊打造“文化名市”提供了历史参照。诗中“小苏州”的文化自信,恰与当代潍坊建设“东亚文化之都”的战略相呼应,体现了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关文章
-
水润天府,2025都江堰放水节盛大启幕
千年水脉续华章,放水大典启新篇。4月4日,2025都江堰放水节盛大启幕,以“天府好水润天府”为主题,通过“放水大典”“‘大灌区’文旅发展联盟消费展销促进活动”“‘大灌区’文旅发展联盟文化旅游展演推广活动”三大主板块,展现都江堰千年水利智慧与文旅融合新活力,为全球观众奉上一场文化盛宴。古礼传承水润千秋
2025-04-04 19:13:00
-
“枝叶关情”诗书画名家采风活动启动仪式在江苏兴化举行
启动仪式现场。人民网 王丹丹摄活动现场。人民网 王丹丹摄人民网泰州4月4日电 (王丹丹)3日下午,“枝叶关情”诗书画名家走进江苏泰州采风活动启动仪式在兴化举行。来自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出版协会等20余名“大咖”走进泰州,开展为期5天的采风创作。“三百年前,郑板桥先生以泰州兴化为起点,怀
2025-04-04 08:34:00
-
“清明当天不能洗头”?别让“伪民俗”误导公众
“两人不出门,三事莫要做”“清明当天不能洗头”……清明将至,各种所谓的清明“禁忌”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当你在网络上搜索“清明风俗”,会出现很多从未听过的说法,比如“禁穿黑色衣服”“不能剪指甲”“别吃生冷食物”“不能回家太晚”等,一下子很容易感到焦虑。但仔细辨别后就会发现,这些“讲究”毫无科学根据,
2025-04-03 16:46:00
-
中外共绘海淀春日 “爱尚海淀•非遗焕新季”即将启幕
来源:环球网文旅频道 【环球网文旅报道】春和景明,万物复苏。4月4日至6日,“清河景明 新生万物”爱尚海淀·非遗焕新季活动将在海淀区清河之洲公园举行。本次活动以非遗文化为核心,通过“展演+体验+科技+市集”四大版块,融合传统艺术与现代表达,打造一场集文化传承、国潮创意、沉浸体验于一体全民参与的文化盛
2025-04-02 17:34:00
-
成都一学校走进东坡故里学“四学会”传承文化根脉
封面新闻记者朱兴芝4月1日,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东湖校区)以“寻迹眉山·师法东坡”为主题,组织七年级四百多名学生赴眉山开展为期3天的研学之旅。通过实地探访苏母祠、东坡竹林湿地和三苏祠,沉浸式感受东坡文化的深厚底蕴。此次活动以苏东坡的成长轨迹为脉络,将“四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实践、学会共处、学会担当)
2025-04-02 10:36:00
-
“东亚文化之都”为澳门增添亮丽“金名片”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图为二〇二五澳门国际幻彩大巡游现场。中新社记者 郑嘉伟摄“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澳门”活动年近日在澳门开幕。澳门的大街小巷化身舞台,来自中国、葡萄牙、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印度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个艺术团体会聚于此,打造一场荟萃多元文化的盛宴。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表示,将充
2025-04-02 06: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