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诗“画”潍坊|(2)《潍县竹枝词》——郑板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4:49:00    

编者按:

于诗影间,邂逅潍坊。潍坊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潍坊的风光,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当诗词遇上影像,就如同开启了一扇通往潍坊灵魂深处的大门。

从古老的东夷文化起源,历经岁月变迁,这片土地孕育了无数仁人志士,也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那些墨客文人,或漫步街巷,或凭栏远眺,思如泉涌,挥笔写下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赞美。他们的诗词,是潍坊历史文化的生动注脚,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这里的眷恋、对生活的感悟,历经千年仍能触动我们的心灵。

春日,沂山的漫山遍野繁花似锦,仿佛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夏时,莱州湾的海浪翻涌,展现出磅礴的气势;秋天,石门坊的红叶似火,层林尽染,宛如诗意的梦境;寒冬,峡山的湖面在阳光照耀下,平静得像一面巨大的镜子,静谧而美好……几乎在潍坊的每个角落,都能找寻到美妙的色彩。这些迷人的景色,通过镜头被定格成一张张珍贵图片,成为更好潍坊的生动记录。

《诗“画”潍坊》,诗词与美片相互交融,彼此映衬。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能够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他们彼时彼刻的心境。而一张张美图,则让诗词中的意象变得鲜活可触,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可更加直观地领略潍坊的魅力。一起走进潍坊,在诗影交织的世界里,来一场跨越时空的浪漫相遇,感受她的绝代风华。

《潍县竹枝词》

三更灯火不曾收,

玉脍金齑满市楼。

云外清歌花外笛,

潍州原是小苏州。

大众拍客 陈佳

大众拍客 范成峰

大众派克 付鹏

大众拍客 高超

大众拍客 九天云路

大众拍客 谭圣杰

大众拍客 桃子

大众拍客 王菁

大众拍客 王振宇

大众拍客 星空荷

三更灯火不曾收:

描绘潍县夜市繁华,灯火通明至深夜。三更(约凌晨1点)仍见市井喧嚣,侧面反映商业经济活跃。这种“不夜城”景象与苏州的繁荣相似,故有“小苏州”之称。

玉脍金齑满市楼:

“玉脍”指切如薄玉的鱼片,“金齑”为金色调味料,二者合称代指珍馐美馔。此句通过饮食文化展现市井富庶,潍县美食街至今仍保留朝天锅、大虾面等特色,印证诗中“满市楼”的盛景。

云外清歌花外笛:

听觉与视觉交融:远处歌声与近处笛声交织,花影摇曳中更显诗意。此句既写娱乐生活的丰富(如戏曲、音乐),也暗含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潍州原是小苏州:

点睛之笔,将潍县比作苏州。苏州是江南经济文化中心,此喻既赞潍县富庶,也暗示其兼具南北交融的独特气质。郑板桥任潍县县令时,曾推动灾后重建,诗中自豪感可见一斑。

此诗突破传统题材,不同于杨柳枝词的闺怨主题,将视角转向市井民生;语言通俗化采用方言俗语(如“不曾收”),增强地域文化辨识度;诗画互文性,诗句构图如年画,体现郑板桥“诗书画一体”的艺术主张。

这首诗作于乾隆年间潍县灾荒前的鼎盛期,既展现了古代城市文明的辉煌,也为今天潍坊打造“文化名市”提供了历史参照。诗中“小苏州”的文化自信,恰与当代潍坊建设“东亚文化之都”的战略相呼应,体现了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关文章

  • “清风之声”传廉音 声声不息润人心

    日前,在FM954汽车音乐广播里,主播声情并茂讲述的故事直抵听众耳边,清音廉韵、久久回荡——由昆明市纪委监委、昆明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打造的“清风之声”系列广播节目在“清风云南”微公号、“清风春城”微公号、昆明广播电台等平台正式开播。专栏首期播出《从历史故事中看作风建设——自带干粮去办公》节目,讲述红军

    2025-05-21 08:16:00

  • 西藏米林南伊沟景区 美到令人窒息的世外桃源

      之前因为道路修缮,南伊沟迟迟没有对游客开放,终于,南伊沟将于5月28日开放了!  届时“米林市第十七届黄牡丹藏医药文化旅游节”也将在此处举办。  此时温度适宜、体感舒适,正是探访南伊沟的最佳时机,最适合出发,开启一场疗愈又放松的夏季之旅!  米林,是一处被造物主格外偏爱的地方,这里的景观极尽丰富

    2025-05-19 15:13:00

  • 文化中国行|“茶和天下·豫见洛阳”雅集在日本大阪举办

    5月1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茶和天下·豫见洛阳”雅集在日本大阪中之岛美术馆拉开帷幕。此次活动是“茶和天下·雅集”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庆祝“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推动茶文化在全球的传播。活动首日,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魏有美副总领事、中国驻大阪

    2025-05-19 14:43:00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李岗:“在快速变化中锚定文明的永恒坐标”

    在数字技术重构生活方式、全球文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群众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近年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将秦文化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探索出文化遗产与社会协同发展的新路径。“每一件文物都是文明的‘活化石’,科技则是解码历史的‘钥匙’。”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李岗介绍,近年来,博物院以科技

    2025-05-18 15:56:00

  • 山东两地入选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等部委联合发布了第二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菏泽市巨野县、济宁市泗水县两地入选。加上首批入选的临沂市沂南县、潍坊市诸城市,山东已有四地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巨野县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方面,探索出了一条以工笔牡丹画为核心、多业态融合

    2025-05-12 09:14:00

  • 夜光杯·左联·青年写作计划

    那栋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三层楼房静默地立在多伦路的深处,如同一位沉默的老者。踏入左联纪念馆,我感到时间仿佛有了质感——不是文学史课上的数字,而是能触碰的、有温度的记忆。上海戏剧学院的学生们身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服装,在历史的建筑中演绎《前哨》片段。我看见他们年轻的面孔与我想象中的革命者逐渐重叠。“铁

    2025-05-11 1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