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再加力的实施意见》正式向社会公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委连续出台的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当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省直部门有关负责同志解读该文件。
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张红旗介绍,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锚定“走在前、挑大梁”,聚焦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再加力这一主题,对做好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作出系统安排,持续加大政策供给。文件共包括8个部分36条。
文件提出,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持续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片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结合山东实际,坚持片区化推进、组团式发展,统筹政策、项目和资源向片区集聚,推动片区提质增效。
着力推动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培育乡村富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着力推动乡村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深入实施龙头企业提振行动,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发展方式上,更加注重数字赋能、绿色生态、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质效。
着力推动乡村建设提档升级。聚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着力推动乡村治理提效赋能。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切实维护农村稳定安宁。
深入推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聚焦畅通要素流动渠道,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管好用好农村资产资源,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试验任务。
深入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夯实各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健全农业农村用地保障机制,完善乡村人才引进和发展机制,形成切实关注“三农”、优先抓好“三农”的良好局面。
张红旗表示,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突出年度性、针对性、实效性。文件立足我省实际,坚定扛牢农业大省、粮食大省责任,在政策上进一步聚焦,在措施上进一步加力,着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努力在农业强国建设中“走在前、挑大梁”。
2025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省委、省政府春节后第一个大会就是围绕抓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文件紧扣时代背景,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为题,明确提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很多具体任务部署中都强调了改革创新,推动建立健全政策制度、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文件逐条逐项明确了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具体举措,做到可操作、可落地。比如,在乡村振兴片区建设上,今年要在抓好已建片区巩固提升的基础上,新启动建设省级片区75个以上。在强化农业装备支撑上,将推动大规模农业机械更新,新增高端智慧适用农机15万台以上。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新改建农村公路5000公里。在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上,实施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新改造提升村卫生室2万家左右,等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任务,需要实打实的去落实。
文件以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目标,通过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富民产业等措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民得到实惠;以有利于农民为导向,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让农民共享发展红利;加快完善道路、饮水、网络、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网络,让农民生活更舒适、更幸福。
据介绍,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832.3亿元、同比增长3.9%,一产增加值6617亿元、增长3.7%。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上,坚持以片区为基本单元,因村因地而宜、按群众需求,连片规划、连片建设,省市县梯次建设乡村振兴片区1598个,覆盖村庄1.5万余个,形成良好发展势头。在粮食生产上,主攻单产提升,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142亿斤,连续4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
过去一年,在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上,山东深入挖掘设施农业、畜牧业、海洋渔业、盐碱地综合利用“四个潜力”,蔬菜总产达到9623万吨、肉蛋奶1680万吨、水果3325万吨、水产品950万吨,都在高基数上保持了稳定增长。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上,大力实施龙头企业提振行动,全省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67家、总数达到11406家、占全国总数的1/10,年营业收入2.3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8,农产品出口额1648亿元、同比增长11.7%、连续26年领跑全国。在统筹推进乡村建设上,持续实施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道路、供水、物流、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水平稳步提高,医疗、教育、养老等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加强,文明乡风进一步向好,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确保省委一号文件部署的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见到实效,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张红旗说。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刘真真)
相关文章
-
农大专家回访“头雁” 赋能霞浦产业振兴
【来源:霞浦新闻网】近日,霞浦县结合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培育工作及“头雁”导师团队年度回访、福建“头雁”项目导师现场指导工作,深入开展“宁聚英才 智汇闽东”系列人才活动。8月10日-20日,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头雁”导师团队赴宁德市福鼎市、福安市、古田县、霞浦县等地,对当地“头雁”学员开展
2025-08-19 17:38:00
-
你是否记得
你是否记得,八十年前的烽火?你是否记得,那些用生命照亮黑暗的人?你是否记得,这片土地上的不屈与牺牲?这里是山东——华北抗战的钢铁堡垒。台儿庄的血战,让侵略者胆寒;微山湖的游击战,让敌人寸步难行。地雷战、麻雀战、联防战……齐鲁儿女用智慧与勇气,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敌人的坟墓。你是否记得,沂蒙母亲王换于,
2025-08-15 16:06:00
-
山乡美如画 幸福新家园 西峡县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初秋时节,漫步在西峡县桑坪镇西万沟村,总有移步换景、瞬息入画的感觉:干净整洁的村道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庭院内生机盎然;文化广场上,村民们休闲娱乐,欢声笑语不断。如今,这样的美景在西峡县的乡村还有很多。农村人居环境如何,事关农民健康、安全、幸福和文明。近年来,西峡县坚持学用“千万
2025-08-14 08:23:00
-
德化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召开
德化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召开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动能8月12日,德化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召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
2025-08-13 18:05:00
-
云南红河:乡村“家长夜校”点亮边疆文明之光
近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甲寅镇龙美村委会金竹林村民小组围绕禁毒教育举办了一场乡村“家长夜校”文明实践活动。红河县委文明办工作人员、村干部、民警和志愿者以文艺表演、现场讲座、提问互动等方式一同为当地村民普及禁毒知识、健康家庭教育理念等内容。这是红河州开展“家长夜校”文明实践活动的缩影。据
2025-07-26 10:42:00
-
成交价99924万元,观沙岭片区一地块出让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2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能)7月22日,〔2025〕长沙市033号地块在长沙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经2家房企4轮竞价,由长沙洋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竞得,成交价为99924万元,楼面价8755元/㎡,溢价率3%。这也是2025年观沙岭片区首宗出让的地块。〔20
2025-07-22 1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