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8日,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队员代表走下“雪龙”号。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摄
4月8日,我国“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标志着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以下简称“考察队”)顺利完成主要任务。
考察队由来自国内外118家单位的516人组成,这是我国第二次在南极实施三船分航段考察——“雪龙”号于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4月8日返回,历时159天,总航程2.7万余海里;“永盛”轮自2024年11月20日从张家港起航,2025年1月23日完成考察任务,历时65天,航程近1.1万海里;“雪龙2”号目前正在执行罗斯海联合航次,预计今年6月完成考察任务返回上海。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龙威表示,本次考察是在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之际开展的重要科学考察,在技术方法创新、自主研发极地装备的规模化应用、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在作业时间、区域跨度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为未来执行大规模、高强度、国际化和跨学科的极地综合考察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我国和国际社会深入研究南极快速变化、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南极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进入“三站越冬”时代
龙威介绍,本次考察中,考察队克服陆缘冰融化、密集浮冰等多重困难,完成了中国三个南极越冬站——中山站、长城站、秦岭站的物资和人员卸运任务。同时,考察队在南极半岛、宇航员海、普里兹湾、阿蒙森海、罗斯海等海域完成了综合调查监测和国家“五大类”科技项目,在中山站、长城站、秦岭站、昆仑站、泰山站、格罗夫山等区域完成工程与保障能力建设、陆地和沿海生态环境调查、内陆与航空调查、国际合作等任务。
开展秦岭站配套设施设备建设任务是本次考察的一大重点。考察队临时党委副书记、副领队胡红桥介绍,2024年11月,34名考察队员乘飞机先期抵达秦岭站,开展建设现场前期准备工作。12月,另外61名队员和5960吨建设、保障物资乘坐“雪龙2”号、“永盛”轮,穿越西风带和罗斯海密集浮冰区到达秦岭站,在15天内完成了物资卸运,为秦岭站建设赢得了有利的时间窗口。
秦岭站的现场施工与物资卸运同步进行,全体队员始终坚守绿色施工理念,克服极昼、狂风、大雪、强紫外辐射等极端自然环境挑战,经过连续65天、每天14小时以上的艰苦奋战,实现了南极度夏期间的既定建设目标。度夏期间,秦岭站完成包括新能源系统、通信系统、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等配套设备设施安装,已具备开展越冬考察的保障能力。目前,共有43名队员在秦岭站开展首次越冬考察任务,这标志着中国南极考察进入“三站越冬”时代。
“在今年3月至11月的越冬任务期间,秦岭站将继续推进主体建筑内部工程、管线系统安装,开展全站系统联调联试、功能模块集成等收尾工作,边施工、边调试、边运行,逐步实现安全有序运行。”胡红桥说。同时,考察队在我国南极考察站首次应用风、光、氢、储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体系,新能源利用率超过60%。
首次开展多项科学考察
在开展调查监测与科学研究方面,考察队临时党委书记、领队王金辉介绍,考察队通过航空调查,填补了我国中山冰雪机场至恩德比地、格罗夫山、查尔斯王子山和伊丽莎白公主地沿线冰盖区的基础数据空白。考察队在恩德比地和阿曼达湾首次获取了一整年的企鹅栖息地观测数据,为研究企鹅习性和栖息地年际变化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并在哈康七世海首次观测到南瓶鼻鲸。
考察队采用多种方式开展麒麟冰下湖科学钻探选址。其中,首次在南极内陆区域开展主动源地震勘探,填补了我国在南极高精度地震探测领域的空白,探测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首次开展宽带高光谱微波辐射计空地联合实验,为极地冰盖消融、冰下湖和冰下水系发育演化及海平面变化等研究提供关键数据支撑;首次在阿蒙森海进行长柱状活塞重力取样,获得8.67米沉积物岩芯,可用于揭示阿蒙森海古海洋与古环境演化。
考察队进一步优化冰下潜标结构设计,回收与布放效率显著提升,创下中国极地考察潜标观测时间最长纪录,获得了长达1407天的完整观测数据。“通过技术方法创新和规模化应用自主研发装备,我们的海陆空立体观监测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围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调查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王金辉说。
目前,“雪龙2”号还在罗斯海区域执行秋季航次考察任务。王金辉告诉记者,这是我国首次开展此类任务,将为认识罗斯海秋季弱光—黑暗季节中海—冰—气相互作用、生态系统过程、生物种群生存策略以及碳埋藏等方面提供科学数据。
在本次考察中,科研和后勤保障领域的国际合作同样“多点开花”。考察队组织多国实施罗斯海联合航次考察,继续实施多国参与的国际南极“环行动计划”和中俄钻探项目,同时也参与了金砖国家合作的环南极考察。
(本报北京4月8日电 本报记者 杨舒)
相关文章
-
“宁”聚一堂看中阿 | 第七届中阿博览会共达成经贸合作成果331个 意向签约金额1077.5亿元
人民网银川8月31日电(钟文兴、曾书柔、曹欣悦、法伊萨)2025年8月28日至31日,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在宁夏银川成功举办。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本次博览会搭建3.6万平方米展区,分设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区域经济合作、中央企业、清洁能源、数字经济和特色商品6大展区。截至30日闭馆,观展总人
2025-08-31 15:14:00
-
让“扫一扫”走向130个国家和地区 解码新大陆科技集团的创新基因
新大陆科技集团展厅展出的芯片和条码识别模组。记者 欧阳进权 摄18人创业小团队,如何发展成业务遍及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巨人”?位于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大陆科技集团,用一场跨越30年的创新奔跑给出了答案。他们手握“科技创新,实业报国”的指南针,一次次闯进技术“无人区”:造出中国第一台分体
2025-08-31 11:02:00
-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创意短视频:合鸣
津云新闻讯: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举办之际,天津津云新媒体集团推出创意短视频《合鸣》,以“和合”理念为魂,呼应“上海精神”,借舞蹈、音乐与前沿技术,生动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内涵。甲骨文中的“合”字,形若器盖相扣,历经千年演变,积淀了深奥的蕴意。该作品从“合”字灵动起笔,邀请上合组织国家青年参与拍摄,融
2025-08-29 16:32:00
-
外交部:哪吒2、拉布布风靡世界,续写中国和世界交流互鉴动人故事
今天(8月29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二场记者招待会,介绍坚持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介绍,中国对75国实行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55国实行过境免签,“中国游”持续火爆。《黑神话:悟空》、《
2025-08-29 11:44:00
-
我知道你那年夏天看了什么
2025年暑期档,《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和《捕风追影》三驾马车联手把暑期档该有的热闹场面烘托起来,日进斗金。以前提到暑期档,首先会想到的是五个字:好莱坞大片。但是实际上,从2014年开始,国片自强,慢慢成为暑期档的绝对主力。尤其在喜剧、现实题材、动画、主旋律商业片上表现突出。暑期档是全年最易
2025-08-29 10:10:00
-
火热报名中!首个骑跑中国赛事即将在锡盟举办!
骑跑中国赛事即将登陆正蓝旗在这片传奇的土地上您将用脚步丈量历史用车轮穿越草原体验一场独一无二的骑跑盛宴赛事组别及报名费用全程组:42.5公里(跑3公里+骑行36公里+跑3.5公里) 报名费:98元/人群众组:3公里(家长跑+孩子骑行) 报名费:38元/人报名专属福利带上你的号码布免费畅游世界文化遗产
2025-08-26 1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