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专访UNESCO代表夏泽翰:人类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保持自身价值?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1:45:00    

中新网北京3月31日电 (赵婧姝 苏婧欣)人类如何在人工智能(AI)时代保持自身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东亚办事处代表夏泽翰30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接受专访时说,AI并非万能工具,人们应提高“人工智能素养”,避免AI取代基础学习能力。

在AI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人类自身的价值何在?针对这一问题,夏泽翰说,在当今时代,人类对AI技术的理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我们不能让这些技术自行运行,虽然使用AI可以提高一定的生产力,但在我看来,让这些模型完全接管我们的生活太危险了”,他认为,AI研发者应对社会问题、道德问题有更广泛的了解。

他说,UNESCO已意识到人类在使用AI工具时面临的一些挑战,“我们如何以合乎道德的方式使用它?如何处理使用过程中的隐私问题?如何确保这些AI模型由正确的数据训练?这些挑战是UNESCO在2021年通过《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的原因所在。”

3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办事处代表夏泽翰接受中新网专访。 中新网记者 苏婧欣 摄

“那些以正确方式向AI模型提出问题的人,会比那些只提出简单问题并接受答案的人更容易成功。”夏泽翰说,目前的AI模型并不完美,所以需要有人来指导学生如何以正确且合乎道德的方式使用这些模型产出的结果,并持续监控AI的发展以及它们提供给人类的相关答案,“对AI的探索及使用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迫切需求。”

夏泽翰特别强调,AI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不应该取代我们从书本上的学习”。

他以计算器举例,“人们使用计算器可以轻易地进行数学计算,但我们担心孩子们过于依赖这个工具以至于无法学会加减乘除,所以老师基本不让学生在课堂上使用它。”他说,如今人类必须以类似的方式对待AI,“当老师布置作业时,学生只是走到电脑前使用AI工具,他们带着作业来,却不理解答案是什么。”

为避免被AI产生的错误信息误导,夏泽翰建议人们提高“人工智能素养”,“具备这种素养意味着,人们了解不同模型的优缺点,也理解不能让AI包揽生活的全部”。

夏泽翰同样关心AI发展过程中的人文关怀问题。他认为,人文关怀应在包括AI在内的技术发展过程中得到体现,“假如有一个由AI模型驱动的警卫,那么在交通事故中它会优先保护街上的孩子,还是保护汽车或是其他物质财产?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需要对AI采取跨学科研究方法。社会科学家、自然科学家、计算机科学家、政策制定者等等都要参与其中。”

他认为,AI技术在开发过程中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家的正确指导,并汲取人文主义观点。(完)

相关文章

  • 狂怼“总裁行为”!李川:毕竟吃过上班的苦...

    4月5日周六晚20:20,首档聚焦都市职场议题会谈式脱口秀《今晚不加班》的第三期在东方卫视开播。作为霸道总裁专业户,李川竟在节目中狂怼“总裁行为”,这波打工人的共情“杀疯了”!在采访中,他坦言:“吃过上班的苦,也看过很多霸道总裁的人的样子,比谁都痛恨霸总。”编辑: 詹宇婧责编: 傅群

    2025-04-04 20:01:00

  • 48份悼词,来自一个陌生的女孩

    又到一年清明时,对于故去之人的思念,如种子般破土而出。那些分别时未能及时表达的爱与不舍,我们该如何诉说?很多人将对逝者的情感倾注到了悼词中。在电影《不虚此行》中,闻善(胡歌饰演)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始帮别人写悼词,用文字摆渡逝者,也告慰生者。现实中,00后女孩崔馨月也在做着相同的事。从去年开始,她已帮

    2025-04-04 11:15:00

  • 全球媒体聚焦丨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撰文称 在中国看到了未来

    最近,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世界是平的》一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撰文提到了自己不久前的中国之行,并引用一位在中国工作多年的美国商人的话说,过去人们去美国了解未来,现在他们来中国了解未来。弗里德曼不久前参观了一家中国企业位于上海的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仅用3年多一点的时间建成,拥有104栋各具特色

    2025-04-04 10:43:00

  • 人工智能助力培育新型消费

    数据来源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技术创新催生新消费热点。当前,人工智能(AI)技术热潮席卷各行各业,深刻影响消费的供需两端。一方面,AI技术推动消费场景更新;另一方面,新消费的规模化又推动了AI技术的加速应用与落地。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指出,支持新型消费

    2025-04-04 06:19:00

  • 震中实皆: 家园虽被毁,救援物资紧缺有所缓解

    当地时间2025年4月1日,排队等待领取食物和饮用水等生活物资的小沙弥。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当地时间2025年4月1日,缅甸强震发生后的第四天,南方周末记者第二次进入实皆市,发现与前一天相比,在市区里发放救援和生活物资的人员数量明显多了起来。当地时间2025年4月1日,一名沙弥尼站在倒塌的寺

    2025-04-04 00:00:00

  • 智能体爆发元年,谁在“无人区”绘制地形图?

    来源:脑极体Unity前不久,一款中国团队打造的通用型AI智能体产品Manus火爆出圈,让“智能体agent”一夜之间成了科技界的“顶流”。2025年,成了智能体的“爆发元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智能体将作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数字搭档”,变得无处不在。然而当下,仍有很多人和企业不知道如何拥抱智能体,

    2025-04-03 2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