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推动资金资源向“投资于人”倾斜,既是打开内需增长新空间、打通国民经济循环堵点的破题关键,也是未来发展趋势所在。无论从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还是从现实挑战看,都应当重视“投资于人”,以扩大消费需求,增进民生福祉。
政府支出的“增”与“减”中,往往隐藏着经济发展新动向,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投资于人”写入其中,一时间备受各方关注。从各地公布的财政预算安排看,多个省份加大教育、就业、卫生健康等领域投入;在中央层面,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也分别增长6.1%和5.9%,宏观政策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
对于当下的中国经济而言,推动资金资源向“投资于人”倾斜,十分重要且必要。这既是打开内需增长新空间、打通国民经济循环堵点的破题关键,也是未来发展趋势所在。
“投资于人”是相较于“投资于物”而言的。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对“物”的投资极大助力了我国经济起飞。快速推进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带来大量基础设施、工业制造和居民住宅建设需求,投资回报率高、见效快。而与这些“硬基建”相比,对人的“软投资”属于“慢变量”,拉动经济不能立竿见影,提振消费也是通过改善民生实现的,投资回报还可能随着人口流动而转移,地方投入积极性相对偏弱。
既如此,为何还要强调“投资于人”?这与我国所处发展阶段有关。当工业化和城镇化步入下半场,传统基建的空间缩减,铺摊子、上项目的老路逐渐走不通,投资重点自然要适时而变。2024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已达52万亿元,放在全球来看也是“大块头”。投资效率却在下降,从2008年到2023年,我国增量资本产出率由2.84攀升至9.44,表明增加产出所需的投资明显变多。
一边是“投资于物”需求变少,一边是“投资于人”仍有不足,对消费的带动作用仍待释放。比如目前,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城区约有1.1亿流动人口难以在常住地安居,在配套相应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存在大量公共投资缺口。加大社会保障等民生投入,减少消费后顾之忧,百姓才会逐渐转变“储蓄优先”的习惯,真正敢消费。
强调“投资于人”,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改变一些地方重生产、轻消费的模式,进一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假使长期生产有余、消费不足,经济循环势必放缓,对提高生产积极性和经济整体效益都会产生影响。好比一个人吃了很多东西,只有消化得好,肠胃才不会阻塞,身体才能健康。从这个意义看,“投资于人”是打通经济循环梗阻的关键变量,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更持久动力。
“投资于人”还要抓住重点痛点。在投资方向上,这些年我国在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上作出不少努力,但在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社保、养老等方面,仍有“欠账”要补。在重点人群上,越是中低收入群体,提升收入后的消费倾向越高。农村居民消费缺口最大,尤其是近3亿农民工和2亿进城农民工。
当前,务必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的要求,落实落细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发放育儿补贴、提高部分学生资助补助标准等工作。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稳步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
物的积累,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投资于人”不是对“投资于物”的否定,而是要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用“物”服务和满足“人”的需求。在惠民生基础上,还要加快“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化,以“人”为出发点挖掘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原洋)
相关文章
-
天津出台举措加快发展首发经济
人民日报海外版天津7月15日电(记者李家鼎)天津市商务局等8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天津市推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16条具体举措,围绕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主线,聚力打造国际国内品牌集聚地和培育地,着力形成“买全国、卖全国、买全球、卖全球”新局面,焕发津门百年商埠新气象。该措施围绕构建首发经济
2025-07-16 11:32:00
-
“2025山东数字强省宣传月”在烟台拉开序幕
眼下,“2025山东数字强省宣传月”已在烟台拉开序幕。作为山东数字强省建设的一个缩影,烟台在服务便民、数字经济、数据要素等领域孕育着诸多先锋企业,为我市破解民生保障、数据价值转化、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等方面难题提供了生动样本。跟随“宣传月”的脚步,一场数字赋能的探索之旅也精彩展开。作为无形资产
2025-07-15 00:05:00
-
智启津门·数聚上合 | 数实融合:天津制造的智慧基因
平均每9秒,一台笔记本电脑即可下线。在天津一家“黑灯工厂”,很多生产环节可由自动化设备按照系统指令自行完成;这里还是一家“零碳工厂”,园区有90个零碳应用和减排的场景,装机容量4兆瓦,每年发电约500万度。近年来,天津坚持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5年内,天津将新培
2025-07-11 10:30:00
-
海内外专家贵阳探讨全球性三大环境危机应对之道
中新网贵阳7月6日电 (记者 周燕玲)当前地球面临着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遭破坏及污染问题三大危机。正在贵阳举行的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期间,海内外专家学者探讨应对之道,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7月5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贵阳开幕。记者瞿宏伦 摄“这三重危机相互关联,一个危机的恶化
2025-07-06 15:06:00
-
一边是烟花庆祝,一边是抗议骚乱!美国独立日,冰火两重天
美国总统特朗普4日在白宫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以此作为美国“独立日”庆祝活动的一部分。同一天,美国全国多地举行反对特朗普政府移民、经济和外交等政策的示威抗议。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发表讲话。新华社记者胡友松摄特朗普签署“大而美”法案特朗普4日下午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标志着这一备受争议
2025-07-06 07:48:00
-
美国会众议院通过“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
美国国会众议院7月3日下午以218票赞成、214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总统特朗普推动的“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这是7月3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美国国会大厦。 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2025-07-04 0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