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2025阿那亚戏剧节八大戏剧矩阵系统展现世界前沿潮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4:06:00    

中新网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 应妮)“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戏剧”,2025阿那亚戏剧节发布会25日在京举行。本届戏剧节以“情感和理智”为主题,设置戏剧艺术、生活艺术、公共艺术、跨界艺术四大板块,将于6月19日至29日在河北省秦皇岛的阿那亚举行。

2025阿那亚戏剧节发布会现场。 阿那亚戏剧节组委会供图

发布会上,戏剧节主席马寅,戏剧节艺术总监孟京辉、陈明昊共同揭晓了八大戏剧矩阵、29部国内外特邀剧目的全部内容。

今年,来自法国、英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挪威、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奥地利、波兰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16部国际剧坛前沿作品,以及国内13部风格特异的当代剧作将齐聚阿那亚海边,40位中外导演将在15个剧场空间带来94场演出,包括戏剧剧场、舞蹈剧场、荒诞戏剧、肢体戏剧、声音戏剧、人偶戏剧、互动戏剧、材料戏剧等“八大戏剧矩阵”,系统性展现世界前沿戏剧潮流全景。

其中,法国北方剧院艺术总监大卫·博贝带来的《唐璜》将作为本次戏剧节开幕大戏。巨型神像雕塑群将布满海边的孤独外剧场舞台,莫里哀的经典主角也将面临当下的再次审视。孟京辉导演根据余华小说改编的最新作品《古典爱情》,是继《活着》《第七天》后,孟京辉和余华“疯狂现实主义三部曲”的最终章。

2025阿那亚戏剧节发布会现场。 阿那亚戏剧节组委会供图

《海边的欧律狄刻》是陈明昊“海边自然实验”系列戏剧的第三部,将于凌晨3点半在阿那亚日出剧场上演。新锐戏剧导演王光皓是去年阿那亚戏剧节“未来戏剧SHOWCASE”金奖得主,他的获奖作品《时间来到了下半场!》将作为特邀剧目上演。

闭幕大戏《五月May B》被认为是舞蹈史中教科书级的作品。该剧在情感丰富的动作层次中,呈现人类存在之谜,歌颂勃勃生机。同为闭幕大戏的《谢谢谢谢》将用影像、声音和幽默献给观众一场游戏通关庆典。

2021年诞生的阿那亚戏剧节是国内首个海边戏剧节,到今天,仍源源不断吸引着全国各地戏剧爱好者参与。被问及今年的创新点在哪里,孟京辉坦言“永葆青春”是戏剧节永恒的创新追求,“我们希望看到戏剧在这里愉悦而自由地生长,能给所有人带来一个‘好玩’的感觉。”

2025阿那亚戏剧节艺术总监孟京辉。 阿那亚戏剧节组委会供图

对戏剧“小白”的观赏指南,他诚恳建议先看一部肢体戏剧,再看一部戏剧剧场的作品,“要是还能进阶,可以选一部荒诞戏剧,也许看不太懂但没关系,重在体验。”

此外,“37°2环境戏剧朗读”板块将集戏剧创作、文学理解、环境感知、情境朗读、概念传达、观演共鸣于一体,今年解锁全新场地,打破舞台限制,让观众走进经典文本,成为理性与情感角力的见证者、共创者,感受剧本的超凡能量。4月26日开启全球招募的“候鸟300”,将会再现300位创作者在候鸟沙城上300小时的集体共创,影像、音乐、声音、绘画、装置、行为、魔术等不设限的艺术作品,将在国际知名建筑师马岩松打造的沙城内外展现。(完)

相关文章

  • 2025阿那亚戏剧节八大戏剧矩阵系统展现世界前沿潮流

    中新网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 应妮)“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戏剧”,2025阿那亚戏剧节发布会25日在京举行。本届戏剧节以“情感和理智”为主题,设置戏剧艺术、生活艺术、公共艺术、跨界艺术四大板块,将于6月19日至29日在河北省秦皇岛的阿那亚举行。2025阿那亚戏剧节发布会现场。 阿那亚戏剧节组委会供图

    2025-04-26 14:06:00

  • 双西小学举办“典耀中华承文脉 诗韵双西启新程”读书节活动

    图为作家蒋殊与学生们一起分享自己的最新作品。杨家炜摄  本报讯 日前,太原市迎泽区双塔西街小学校举办第四届“典耀中华承文脉 诗韵双西启新程”读书节活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蒋殊走进校园,与师生共赴一场文化盛宴。  活动中,蒋殊与学生们共读新作《少年之约:跨越时空的红色承诺》。这部作品讲述了抗日战争期间1

    2025-04-26 07:24:00

  • “从山顶到海洋”科技成果巡展启幕重庆,2025“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自然资源主题赛同步启动

    4月22日,在习近平总书记来重庆视察一周年之际,时逢第56个“世界地球日”,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由自然资源部主办,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地质博物馆、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承办的“从山顶到海

    2025-04-23 20:12:00

  • 殷燕召:面对人工智能,有提出真问题的能力

    当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工具的便捷使用,对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产生无可回避的影响。的确,人们只要随便向人工智能提出一个需求或者问题,它就能通过对大量文本数据的挖掘,经过统计分析得出答案。面对唾手可得的结论,以往的内容创作者似乎要被替代了。我了解过两个尝试用人工智能进行文艺创作的例子:一家

    2025-04-23 15:24:00

  • 方土:赖少其的“寂寞”之道

    文|方土前些日子收拾旧物,翻出一本泛黄的《赖少其画集》,内页上赖老的亲笔题字苍劲有力,清晰可辨。看到那熟悉的字迹,1991年初见赖老的场景如在眼前。那时的我,年轻气盛,怀揣着对艺术的热爱,也满是迷茫。幸得亲友介绍,得以拜访赖少其先生。初次登门,我紧张不已,然而赖老和蔼的笑容瞬间驱散了我内心的拘谨。此

    2025-04-20 18:04:00

  • 记者手记丨“隔世的作品依然令人触动”——中国昆曲在日本校园引发审美共鸣

    新华社东京4月19日电 记者手记|“隔世的作品依然令人触动”——中国昆曲在日本校园引发审美共鸣新华社记者李子越 欣芷如舞台中央,一桌一椅,灯光静静洒落。没有华丽布景,没有复杂道具,演员唱腔悠长,婉转曲调令人陶醉。18日晚,上海昆剧团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演出昆曲《牡丹亭》中的经典选段。现场座无虚席,许多观

    2025-04-19 14: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