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城乡中塘村,明媚的阳光洒满院落。正午时分,饭香交织着欢声笑语从窗棂溢出。78岁的张奶奶拄着拐杖走进“长者食堂”,熟稔地和老伙伴们打着招呼,接过热气腾腾的饭菜,笑容满面地感慨:“两菜一汤才花2块钱,比自己在家做省事多啦!”这笑容背后,是坪城乡“长者食堂”带来的民生暖意。
今年以来,这个平均海拔2600米的偏远山区乡镇,以一碗热饭的温度,回应着农村老年人的热切期盼,将“舌尖上的幸福”化作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答卷。
精准破题:让“吃饭难”不再难
坪城乡的老人对“长者食堂”的期待由来已久。“咱们乡海拔高、村落分散,留守老人占比超60%,很多人一顿饭就是‘对付一口’。”乡党委书记钱彬坦言,解决“吃饭难”,是群众最迫切的呼声。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乡党委将“长者食堂”建设列为“一乡镇一实事”的头号工程,专题研究部署,带着问题走村入户。“王大爷行动不便,能不能送餐上门?”“李奶奶有糖尿病,饮食得少油少糖”……一条条民情笔记,最终化作科学规划的蓝图。结合老年人口分布,计划在6个行政村布局5家食堂(含2个易地搬迁村共建点),打造“15分钟助餐圈”。

老人们围坐一起在长者食堂用餐。
从制定《建设工作方案》到绘制《调度推进表》,每周调度、稳步推进的节奏从未松懈。目前,5家食堂全部投用,300多位老人和困难残疾人吃上了热乎饭。井儿沟村的陈大爷算过一笔账:“自己买菜做饭,一顿最少得花5块,现在2块钱就能吃饱吃好,政府的补贴真是送到了心坎上。”
多元发力:让“小食堂”托起“大民生”
走进中塘村“长者食堂”,翻新的餐桌上铺着格子桌布,消毒柜、保温台一应俱全。隔壁的老年活动室里,几位老人正下棋;“儿童之家”里孩子们的笑声阵阵传来。“一老一小”的欢乐交响,源于食堂“一室多用”的巧思——依托省市县项目改造时,特意延伸功能,让温暖覆盖更多群体。
这样的巧思,在坪城乡随处可见。歇地沟村把闲置校舍改造成食堂,保留了原有教室的明亮通透;井儿沟村利用幸福院场地,既节省成本又方便老人就近就餐。乡长朱国祖表示:“不搞大拆大建,用活现有资源,才能让食堂长久运营。”
食堂可持续的密码,藏在“五个一点”的运营模式里。乡政府按每位老人每天5元标准补贴,村集体从集体经济收入中划出专项资金,爱心企业捐赠的米面油堆满了储物间,驻村帮扶单位定期送来蔬菜……多方合力下,老人每餐自付仅2元,就能吃到两菜一汤的营养配餐。高家湾村的高大爷感触颇深:“以前一个人在家凑合吃,现在食堂饭菜可口又便宜,还能和老伙计们聚聚,日子舒心多了,也不孤单了!”
服务的温度不止体现在餐桌上。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志愿者每周送餐上门,一年多来已跑了530多趟;每个月,食堂都会举办集体生日会,让老人们吹蜡烛、切蛋糕、吃长寿面;老人们在这里吃饭、娱乐、拉家常,村社干部也能借此掌握民情、宣讲政策、化解矛盾,村里的红白理事会还把移风易俗宣讲搬进食堂,老人们渐渐成了移风易俗的宣传员。三岔村的赵奶奶说:“这里不只是吃饭的地方,是咱们老年人的‘第二个家’。”
情暖民心:从“暖胃”到“暖心”的跨越
每天中午,横沟村的送餐员都会骑着电动车,穿梭在乡间小路上,为75岁的马奶奶送去午餐。“今天有您爱吃的炖豆腐,趁热吃。”接过保温饭盒,马奶奶总要拉着送餐员的手唠几句家常。这份牵挂,让独居老人不再孤单。
在坪城乡,“长者食堂”早已超越了“吃饭”的功能。中塘村的老人们吃完午饭,会在活动室里排练秦腔、舞蹈;三岔村的食堂成了矛盾调解室,村支书赵得霞常说:“老人们坐在一起,很多疙瘩在饭桌上就解开了。”数据或许更有说服力:食堂运营以来,村里的邻里纠纷同比下降30%,老人的平均就餐满意度达98%。

这份满意,来自细节里的关怀。食堂菜单每周更新,兼顾口味与健康;地面做了防滑处理,墙角装了扶手。“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是老人们说得最多的话。
如今,坪城乡正规划着“长者食堂”的升级版:增设健康体检、理发等服务,让食堂变成长者综合服务中心。“我们要让‘一餐热饭’升级为‘一站式幸福’,让每个老人都能安享晚年。”钱彬的话语里,充满对未来的愿景。
太阳渐渐西斜,“长者食堂”逐渐恢复安静。老人们结伴回家,谈笑声洒满乡间小路。一碗热饭的温度,不仅暖胃,更暖心;一间间食堂透出的光亮,不仅点亮了山村,更映照出基层治理的民生底色。在坪城乡,幸福的“食”光,正日复一日,温馨上演。(焦述贤 文/图)
责任编辑:孙振杰
相关文章
-
甘肃农民网 | 永登县:坪城乡“长者食堂”一碗热饭暖人心 民生工程映初心
坪城乡中塘村,明媚的阳光洒满院落。正午时分,饭香交织着欢声笑语从窗棂溢出。78岁的张奶奶拄着拐杖走进“长者食堂”,熟稔地和老伙伴们打着招呼,接过热气腾腾的饭菜,笑容满面地感慨:“两菜一汤才花2块钱,比自己在家做省事多啦!”这笑容背后,是坪城乡“长者食堂”带来的民生暖意。今年以来,这个平均海拔2600
2025-07-25 09:44:00
-
大暑高温来袭 驿城区养老院为老人筑起“清凉防线”
全媒体记者 张军红 罗涛 王艺霏7月23日正值大暑,驻马店市驿城区迎来持续高温天气,炎炎烈日给老年人群体的健康安全带来极大挑战。为让养老院内老人安然度夏,驿城区颐康养老院提前部署、多措并举,从环境改善、饮食调节到健康关怀,织密防暑降温“防护网”,用细致服务为老人们撑起一片清凉天地。走进颐康养老院,一
2025-07-24 10:07:00
-
温情解“矛盾” 贴心助“回家”
阳光讯 (记者 熊玺 文/图)一声求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出警。一场奔赴,他们用坚实的身躯守护。无论是在熙熙攘攘的街头,还是夜深人静的小巷,那一抹“警察蓝”时刻准备着为群众提供帮助,不断书写出一个个警民情深的故事。民警暖心化解雨水“溅”起的纠纷7月20日上午,小张骑着电动自行车自北向南正常行驶。突然,
2025-07-23 20:03:00
-
中国残联:“十五五”时期将把提高残疾人民生保障水平作为首要任务
今天(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残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将重点在几个方面发力:着力提升残疾人民生保障水平。残疾人仍然是一个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特殊困难群体。“十五五”时期,将把提高残疾人特别是困难和
2025-07-22 11:06:00
-
内蒙古一辆车被洪水冲翻,一老人被困车内!
2025年7月18日晚,杭锦旗迎来了一场强降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而在锡蹬线147公里处,突发的洪水更是让这里的道路陷入了危险境地。洪水如猛兽般迅速蔓延,将道路彻底淹没,浑浊的水流奔腾不息,让人望而却步。就在这危急时刻,杭锦旗交管大队巴拉贡中队民警迅速响应,他们如同英勇的卫士,第一时间赶到
2025-07-20 08:11:00
-
孩子机不离手 老人求助“外援”
本报讯(记者 李涛)放暑假了,爷爷看护孩子。可接连两天,老人发现小孙子一天到晚就是玩手机,多次劝说无果,只好向网格员求助。7月7日,在网格员的耐心开导下,11岁的男孩将手机交由老人保管,并规划了假期安排。 67岁的刘大爷住在和平苑小区,儿子、儿媳每天要上班,7月6日一放暑假,老人就把孙子接到自
2025-07-11 07: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