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轻拂,渭源大地一派红火景象。
渭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灞陵桥、秦长城等历史遗迹星罗棋布;鸟鼠同穴、夷齐首阳、大禹导渭等历史传说至今仍在传唱。这里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旖旎秀美,交通十分便捷,是一处“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赏雪”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

因地制宜丰富旅游业态
2024年,渭源立足文旅赋能型县域经济发展定位,实施“文旅+”融合发展,开创“生态变现+文化赋能+集群共生”模式。持续提升“采薇首阳山、爽游渭河源——红火渭源欢迎您”旅游品牌形象,加快推进产业融合,重塑旅游发展格局,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破解“生态价值转化难”:围绕生态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例如森林康养、乡村民宿、研学旅行等。将生态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等产业相结合,形成“旅游+”复合业态。同时,为避免同质化竞争,对县域内各景区按特色定位分工,突出主题内容,构建“主题化+差异化”文旅产业集群。
破解“文化资源活化难”:打造“一月一活动、一季一赛事”品牌矩阵,全年策划文体旅融合活动72项。推动羌蕃鼓舞、渭源社火等非遗项目常态化进驻景区展演,营造“周周有展演、月月有亮点”的文化氛围。构建“展演+体验+传承”三位一体模式,通过非遗工坊、沉浸式剧场等形式,将静态文化资源转化为动态旅游体验,实现文化传承与旅游消费的深度融合。
破解“城乡融合发展难”:紧扣景城镇村目标定位,深入实施强县域强城镇行动。加快渭河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及提升改造、渭河源景区旅游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进度。推动产业链垂直整合,发展田园综合体、农事体验园,推动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此外,挖掘乡村非遗、民俗节庆,如花儿会、庙会、乡村戏剧节等,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

黄香沟 张赛 摄
创新打造“渭水文化”品牌
渭源四季各有特色,夏至可休闲避暑,冬来能畅享冰雪奇缘。春天,渭源县宛如披上嫩绿新装,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渭河源景区内,冰雪消融,溪水渐涨,山花烂漫,美不胜收。夏日,景区绿树成荫,凉风习习,溪流潺潺,清新宜人。秋天,金黄稻田、火红枫叶、深绿松柏相互交织,构成一幅美丽画卷。冬天,雪花纷飞,山川河流都被覆盖上一层洁白雪毯,首阳山上的雪景尤为壮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雪景,体验冰雪世界的乐趣。
为全面提升游客旅居体验,渭源以“集群思维为引领、链式发展强根基、景城融合拓空间、文化铸魂增内涵、多元融合促升级”发展为引擎,成功推动文旅产业实现“全季候转型”与“全产业链增值”双突破。在此期间,成立渭河旅游产业联盟,实现了渭源及周边七县区4A级旅游景区“一票通游”。创新实施“一核七星”乡村旅游集群,以元古堆村(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为核心引擎,联动峡口村、渭河源村等7个省级文旅振兴样板村,形成“核心引爆—多点支撑—全域辐射”的梯次发展格局。
在“链条延伸”方面,构建了“种产销游”四位一体的文旅产业链生态:前端打造蝴蝶兰产学研基地等7大特色农业园区,中端开发羊肚菌深加工等50余款农旅商品,后端创新研学体验工坊等消费场景。重点培育渭水源生态农业等链主企业,形成“基地种植—产品加工—体验营销”的闭环产业链,使乡村旅游综合收益不断提升。
另外,创新“非遗活化三部曲”:首先是展演融合,建立羌蕃鼓舞常态化展演机制,让地域特色文化走出去;其次是载体创新,建成西北首个廊桥文化馆、羌蕃鼓舞传承基地等文化地标集群;最后是申遗突破,推动羌蕃鼓舞申报国家级非遗,实现非遗项目产业化转化。与此同时,深入实施“文旅+”跨界工程,推进文化旅游与工业、农业、体育、乡村、研学等领域和行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文化旅游业态。借助大型节会活动,打造“渭水文化旅游季”IP,实现“月月有活动、四季皆精彩”。

渭河源景区
持续擦亮文旅融合“金招牌”
在文旅融合的时代东风强劲吹拂下,回首2024年,省级“四季村晚”盛大落地,为这片土地带来欢声笑语与蓬勃人气;渭源旅游线路凭借自身魅力,成功入选全省“2024年冬春季乡村旅游线路产品”,开启了渭源文旅发展的全新篇章。
迈入2025年,渭源满怀壮志雄心,以“景城一体、主客共享、适居宜游、消费多元”为指引,踏上打造县域“文旅+”发展新格局的征程。今年,渭源文旅将按照渭源县《政府工作报告》要求,锚定加快建设“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生态文化旅游城市”“陇上重要的文化传承创新基地”“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加快建设“一城三区四基地”,为甘肃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落地、可量化、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其中,加快渭河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及提升改造、渭河源景区旅游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进度。全力推进旅游集散中心建设,确保其消防等专项验收按时完成。在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方面,结合地方特色,举办各类节庆活动,如“西北秦腔展演”、甘肃省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文化旅游促进消费活动渭源系列活动、“全国高原马拉松”等大型活动赛事,提升县域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广大游客。同时开发一系列特色旅游体验项目,如农家乐、乡村旅游、手工艺制作等,增强游客参与感。
同时,持续挖掘和传承地方传统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将其融入旅游项目中,提升旅游内涵。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产业链条;加强旅游人才培养,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专业化的旅游服务团队,提升游客体验感。
春满山河皆锦绣,东风浩荡启新程。新目标,新征程,渭源将以诗与远方为“笔”、以绿水青山为“墨”,在创新实践中构建文旅消费新场景,在产业融合中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在服务提质中塑造全域旅游新形象。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
相关文章
-
完结文摸鱼被裁?收购前公司成了首富!最新章节列表_完结文摸鱼被裁?收购前公司成了首富!全文免费阅读(萧佳仪丁不凡)
我叫丁不凡,原本是个平平无奇的打工仔。如果忽略我每年给公司创造90%业绩的话。直到那天,领导刘二蛋以“上班打游戏”为由开除了我。他不知道,客户只认我,不认公司。他不知道,我随手就能注册新公司,收购老东家。他更不知道,我的游戏搭子“小甜甜”,居然是顶流影后萧佳仪!现在。刘二蛋在扫厕所。前公司求我收购
2025-07-19 21:47:00
-
爱不囿于朝夕林清婉季淮川小说 爱不囿于朝夕全文目录畅读
陈驰蹙紧了眉头,攥紧了拳头,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林清婉嘴角勾起一抹不已察觉的浅笑,丢下众人追了出去。观众席位响起议论声,不轻不重刚好刺进季淮川的耳朵:“谁不知道林总追求驰哥闹的满城风雨,但驰哥根本不看他一眼,她老公还这样针对驰哥实在是太过分了。”“吃软饭的男人不就这样,怕别人抢了他的饭碗,所以就对
2025-07-19 19:40:00
-
戏精婆婆装瘫二十年后,我重生了最新章节列表_戏精婆婆装瘫二十年后,我重生了全文免费阅读(秦秋陈继昌)
《戏精婆婆装瘫二十年后,我重生了》是所著的一本已完结的,主角是秦秋陈继昌,人生不需要太多的感叹,只要是读过的人,都懂。精彩内容概括:这两个蠢货还真没有发现,摄像机已经开着了。人刚出去,就迫不及待开演。林用芳轻轻抹干脸上的眼泪,颤抖着手指向我的指甲,问我:“你的指甲用的真黄金?”我伸手将指甲在她眼前晃
2025-07-19 18:52:00
-
退网8个月后叶珂复播,自称“失踪人口回归”;黄晓明百科资料仍显示其为“前女友”
7月19日,据热度新闻消息,2024年11月10日,叶珂通过微博发布长文道歉声明,称因“身体不适及家人原因”决定退出网络,并否认了“天价抚养费”“名媛培训班”等传闻。2025年7月18日,叶柯在社交平台重开直播,直播间在线人数瞬间突破10万+,3分钟内暴涨7万观众,登顶平台热度榜。同时被网友质疑为了
2025-07-19 18:19:00
-
你与落日同沉:全文+后续+结局(宋时谭谢凝月)最新章节列表_你与落日同沉:全文+后续+结局(宋时谭谢凝月)你与落日同沉:全文+后续+结局在线阅读
爸妈问我,既然都领了证,怎么还不努力造人?全被我找借口挡了回去。我想着,她还小,晚两年也没什么。可我万万没料到。我的纵容,却让她和别人先造出了孩子。见宋家人真的动了怒,谢父终于不在打马虎眼。追到门口,苦着脸向我赔礼。时谭,凝月给我养坏了,你再给她一次机会。我们实在想不到她会和她小叔……你放心,我们
2025-07-19 17:07:00
-
“鸭”韵飘香引客来!黔东南第二届三穗鸭美食文化旅游节火热开场
7月18日晚,黔东南州三穗县将军广场华灯绽放,第二届三穗鸭美食文化旅游节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幕。游客与当地群众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融合美食、文化与旅游的夏日盛宴。活动现场 黄少刚/摄三穗,因鸭而名,因鸭而兴。近年来,三穗县始终坚持把"小鸭子"做成"大产业",通过标准化养殖、精深加工、品牌塑造和市场拓
2025-07-19 15: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