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土地资源精准配置 助力高质量发展,全省631个项目用地得到保障 472个重大项目通过用地预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06:44:00    

7月9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贵州省自然资源系统从坚持规划引领、严守耕地红线、精准配置资源、深化科技创新四方面,精准配置土地资源,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4年以来,全省共有631个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项目用地得到保障,其中:有16条高速公路用地获批,1个机场、2条铁路、3条航电枢纽、154条国省干道、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落地,214座重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用地得以保障,241个能源项目建设用地得以落实。同时,有472个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项目通过用地预审。

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严守底线,全省“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经国家审查通过并同意启用。完成首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获国务院批复。9个市(州)规划于2024年底至2025年1月全部获批,72个县级规划已获省政府批准。

严守耕地红线,扛稳粮食安全责任。2023年和2024年度全面完成国家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任务。推进占补平衡制度改革,将各类占用耕地行为统一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拓宽补充耕地来源。今年以来,全省获批建设用地892宗,全部落实占补平衡。推进林耕空间布局优化,有序推进2025年度60万亩园林地上山、耕地下山,实事求是制定县级林园耕置换实施方案。

精准配置资源,保障重大项目落地。分类制定措施,研究出台支持“四化”“强省会”、风电、光伏等产业项目用地保障措施。2024年以来,全省处置批而未供土地36.29万亩、闲置土地20.64万亩,连续8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深化科技创新,提升服务质效。已建成用地审查报批管理服务系统,实现“计算机智能+人工”双向联动审查、用地审批全流程监管。研发“贵州省村庄规划便民服务系统——黔村规APP”,提升乡村规划管理效能与便民服务水平。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秋时 彭林元

编辑 徐然

二审 梁瀚泽 杨韬

三审 覃淋

相关文章

  • 【夏季行动】全面整治+精准查处,牟平公安持续推进“飙车炸街”专项整治行动

    为进一步净化道路交通环境,切实保障夏季夜间群众出行安全,7月24日晚,烟台市公安局牟平分局交通管理大队通过巡逻排查、定点精准布控,严查非法改装车辆、“飙车炸街”等违法行为。在养马岛大桥南侧通过对扎堆聚集和过往的摩托车进行逐一检查,对存在非法改装、飙车炸街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有力地震慑了“飙车炸街”违

    2025-07-26 13:35:00

  • 筑起网络安全防线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风险分类分级指南(2025年)》发布

    7月22日,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标准所联合发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风险分类分级指南(2025年)》(以下简称《指南》),通过科学分类与精准分级,为行业提供了可参考的APP风险评估框架,推动行业协同共治,促进移动互联网生态健康有序发展。 产业爆发式增长,催生APP风险精准防控需求近年来

    2025-07-24 10:01:00

  • 大模型浪潮下,电力数智化转型破局之路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电力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创新变革。从传统电网到新型电力系统,从人工运维到智能决策,AI 技术正深度融入电力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的全链条。随着 “双碳” 战略的推进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速,电力行业对智能化的需求愈发迫切 —— 如何提升安监效率、优化设备运维、精准管控能

    2025-07-23 00:04:00

  • 国际能源署:全球能源投资趋势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国的发展

    国际能源署能源投资部主任塞西莉亚(Cecilia Tam)9日在北京表示,国际能源署一直密切关注全球能源投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发展。国际能源署近期发布的《2025年世界能源投资》报告中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投资国,在全球清洁能源投资中的占比已从十年前的四分之一上升至近三分之

    2025-07-10 08:15:00

  • 土地资源精准配置 助力高质量发展,全省631个项目用地得到保障 472个重大项目通过用地预审

    7月9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贵州省自然资源系统从坚持规划引领、严守耕地红线、精准配置资源、深化科技创新四方面,精准配置土地资源,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4年以来,全省共有631个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项目用地得到保障,其中:有16条高速公路用地获批,1个机场、2条铁路、

    2025-07-10 06:44:00

  • 这一“国之重器”,进入建成“倒计时”!

    可控核聚变,被誉为“人类终极能源”,其原料几乎取之不尽,且核聚变生成物没有污染,不会产生高放射性核废料。7月1日,《金融时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探访位于合肥的聚变创新展览馆。在这里,从自主建造全球首台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到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展示了中国

    2025-07-02 14:53:00